[发明专利]报警系统中二重编码的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0104155.6 | 申请日: | 199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79A | 公开(公告)日: | 1990-12-05 |
发明(设计)人: | 袁绳依;袁春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绳依 |
主分类号: | G08B27/00 | 分类号: | G08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美华 |
地址: | 北京市首都体***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报警 系统 二重 编码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用微机控制的报警系统,它由报警器、主控制系统和辅助控制系统所组成,主控制系统包括主机A、分机B、地址编码模块M和联接它们的微机通信总线C1D1和C2D2,辅助控制系统BH它包括发码器N、解码器E、报警器的执行机构FN、解码器的执行机构FE、控制总线AB和模块信号线X、Y,每个地址编码模块M一端和微机通信总线C2D2联接,另一端引出信号线X、Y,在它上面并联了末端电阻Rf、执行机构FN、FE,每个报警器均置1解码器N,控制总线AB又与每个发码器和解码器相连,其特征是报警系统的辅助控制系统采用二重编码的控制方法:每个报警器配一个发码器,然后将报警器和发码器进行编组,各十个为一组(如需要可扩大到十五个),每组再配一个模块和一个解码器。解码器的代码和模块编号相符,发码器的代码则和报警器编号相符,当报警器报警后同时起动执行机构FN和发码器N,FN动作便触动所联接的模块发出第一个地址码;发码器N则发出控制码,并由控制总线将这个码传给每个解码器,但只有解码器代码与控制码相符的解码器才有信号输出,这信号又起动执行机构FE动作,使该解码器所联接的模块受到触发,这个模块便发出第二个地址码,辅助控制系统是按这个方法来完成二重编码的,二重编码的合成码分先后两次将这两部分码由微机通信总线传给主机,在那里进行合成,根据合成码进行检索,然后从内存中取出有关数据资料,进行显示和打印等;
B、为避免出现两个报警器重迭报警而产生误码,在发码电路中增加了一个控制管BG3,继电器触点J1-1的常闭点,通过继电器励磁线圈L接报警器F,触点J1-4的常闭点接BG3的集电极负载电阻R4,BG3的集电极和复合管BG1、2的基极之间接一个二极管D3,BG3的基极和控制总线之间接二极管和电阻的串联支路,BG3的发射极接地,继电器J1一端接复合管BG1、2的集电极,一端接电源,R1、R2为BG1的偏置电阻,当控制总线上存在另一个发码器的控制码时,BG3基极处于高电位而导通,于是通过二极管D3又使BG1的基极处于低电位而截止,使继电器J1不能吸合,避免了发外来第二个报警器信号;
C、为确保发码器发码期间不让解码器输出的触发信号对继电器J2进行触发而引起误码,在解码器电路中设置了三极管BG13,它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和复合管BG14、15的基极之间接一个二极管D10,BG13基极和控制总线间接二极管和电阻串联支路,BG13的集电极负载电阻通过继电器的常闭结点J2-1接到电源线,继电器J2一端接复合管BG14、15的集电极。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系统,其特征是辅助控制系统是采用并行码控制的二重编码的方法:当报警器发出报警时,继电器J1吸合,从而触动模块发出地址码,同时,继电器J1的四个触点给编码开关Ke送去电压,对Ke进行置位后可编出与报警器编号相符的并行码,并通过控制总线a、b、c、d传给每个解码器,只有代码相符的解码器才能对其进行解码,通过三极管BG1~BG8的变换,使选用的16选1模拟开关集成电路ICE的A、B、C、D四端出现相应的码,触动所联接的模块发出第二个地址码,从而完成并行码控制的二重编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绳依,未经袁绳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415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洗剂
- 下一篇:多路无线电话控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