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控制离合器无效
申请号: | 90107421.7 | 申请日: | 199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394A | 公开(公告)日: | 1992-03-11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建福 |
主分类号: | F16D43/284 | 分类号: | F16D43/28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道棠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控制 离合器 | ||
1、一种液压控制离合器,设在动力源与一动力输出轴之间,藉由液压之建立或释放以控制动力源与该动力输出轴间之动力结合与分离;其特征在于该液压控制离合器系由一泵机构、一阀门机构及一液压油路开闭控制机构所构成;
该泵机构包含;环绕该动力输出轴而装设的、用以输入动力的、其内设有供液压油通过用之通道的中空之外壳组件;固定于该动力输出轴上的被动齿轮;可转动地支持于该外壳组件内、且与该被动齿轮啮合以驱动该被动齿轮的驱动齿轮;
该阀门机构包含有其内设有液压油之通道的阀门本体;
液压油系由一油源经设在动力输出轴中心之通路进入泵机构内及驱动齿轮、被动齿轮四周,并充满于泵机构内之各液压油通道,构成整个液压油路循环;
该液压油路开闭控制机构系用以控制液压油路使之切断或畅通以建立或释放液压,而令泵机构带动动力输出轴一体转动成为动力结合状态,或令动力输出轴不与泵机构一体转动而成动力分离状态。
2、按权利要求1所述之液压控制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泵机构之外壳组件包含:
环绕该动力输出轴而装设的中空之轮毂,用以输入动力并可转动地支持着该驱动齿轮于其内部;
环绕该动力输出轴并与该轮毂固定在一起的泵本体,用以与轮毂协同可转动地支持着该驱动齿轮于其内部;及
环绕该动力输出轴并与该泵本体结合固定在一起的泵外壳,用以容纳该阀门机构于其内。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液压控制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液压油路开闭控制机构包括一自动油路控制装置及一手动油路控制装置。
4、按权利要求3所述之液压控制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自动油路控制装置包含:在该外壳组件受转动时被一齐带动而承受离心力的离心力作动构件;及一个推压该阀门本体及至少一个离心力作动构件、使两者保持经常地抵接在一起的弹压装置。
5、按权利要求4所述之液压控制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离心力作动构件是装设在该外壳组件与该阀门本体之间的至少一个滚子,于该外壳组件内部设有基本上朝径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导槽,各导槽内分别容纳一个滚子且容许滚子在其内沿径向移动,在该阀门本体上对应于各滚子之位置设有斜面,该斜面系朝径向外侧渐伸向该滚子,使该阀门本体受该弹压装置之弹压力之推压作用而使斜面经常保持顶靠着其对应之滚子,在该外壳组件之转速加大至某一程度时,各滚子受到足够之离心力作用而克服该弹压力向外移动,迫使该阀门本体自其原位置移开而切断液压油路,从而在泵机构内建立油压,使动力成结合状态。
6、按权利要求4所述之液压控制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离心力作动构件为枢装在外壳组件上的至少一个离心重块,各离心重块包含有在足够之离心力作用下会向外侧移动之外移部及用以推压该阀门本体使其转动之拨爪;该弹压装置为一扭力弹簧,一端推压各该离心重块,另一端抵靠着该外壳组件而阻止该离心重块之外移部向外移动;该外壳组件包含有套设于该动力输出轴外周之中心部,而该阀门本体又可转动地套设于该中心部外周;在该阀门本体上设有沿周向配置之至少一个第一油孔及至少一个第二油孔,并设有供各相应离心重块之拨爪伸入用之缺口部;在该中心部对应于各第一油孔的位置上设有第三油孔,在对应于各第二油孔的位置上设有第四油孔,各第四油孔与环设于中心部外周之一凹槽相通,以便利用该凹槽使第二油孔与第四油孔所构成之油道始终保持畅道,因此由该第一油孔与第三油孔构成第一油道之一部份,由该第二油孔与第四油孔构成第二油道之一部份;
当该外壳组件之转速未达预定值时,各该第一油孔对正第三油孔,而使第一油道畅道,动力成分离状态;
当该外壳组件之转速达到预定值时,该离心重块受到足以克服该偏压弹簧压力之离心力的作用而转动,使其拨爪迫使阀门本体转动一个角度,使各第一油孔与相应的第三油孔错开,将第一油道封闭;此时该衬套封住各第二油孔出口,第二油道亦被封闭,故油压得以建立,而使动力成结合状态;于此动力结合状态下,若该衬套受该控制杆作动而自该第二油孔出口位置退出,第二油道复成畅通,而成动力分离状态。
7、按权利要求5所述之液压控制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手动油路控制装置为一可由使用者直接加以操作之控制杆,该控制杆可推动阀门本体使之停留在动力结合位置或动力分离位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建福,未经郭建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742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