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粉末状难熔材料的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反应器无效
申请号: | 90108698.3 | 申请日: | 199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046A | 公开(公告)日: | 199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朱利·米克哈罗维奇·布罗弗;亚力山大·莫斯舍维奇·思道林;伊娜·彼得罗夫娜·波罗芬丝卡娅;亚力山大·哥里高利维奇·莫扎诺夫;易夫格尼·尼克拉维奇·包里索夫;维可托·伊夫诺维奇·拉尼克夫;罗尼·米克海罗维奇·布查茨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联科学院宏观动力学结构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1/05 | 分类号: | C22C1/05;C22C29/00;C04B35/64;C04B35/56;C04B35/58;C01B31/3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林柏楠 |
地址: | 苏联***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粉末状 材料 方法 实施 反应器 | ||
1、制备粉末状难熔材料的方法,该方法是以燃烧方式热处理放热混合物,该混合物含有从硼、碳、硅一组元素中选出的非金属元素和至少一种金属元素,为保证燃烧,这些元素按比例混合,从反应区移去生成的热量和气体燃烧产品,该方法的特征是燃烧过程中,由于外力沿燃烧过程生成固体产品表面的法线和/或切线方向的作用,在温度从略低于燃烧温度到熔点温度值的一半之间,从反应区排出生成的粉末状难熔材料。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是作用在固体产品上的外力,通过压力值达1×107帕的压力作用,并以角速度为6-314弧度/秒的旋转运动传递该压力来实现。
3、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是在保证放热混合物在反应区能移动的压力下,将其加入该区,而粉末状难熔材料和燃烧气体产品一同从反应区排出。
4、按照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是加入反应区的放热混合物的质量速率本质上等于其燃烧(质量)速率。
5、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是以燃烧方式热处理放热混合物是在惰性气体或与混合物不发生反应的气体介质中进行。
6、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是使用含有金属元素的放热混合物,这些金属元素是从周期表Ⅳ-Ⅵ、Ⅷ族中选取的。
7、按照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是使用含有辅助组分的放热混合物,这个辅助组分可以单独选自至少含有一种金属元素(从元素周期表Ⅳ-Ⅵ、Ⅷ族中选取)的硼化物、碳化物、硅化物或选自它们的混合物。
8、按照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是利用含有辅助组分的放热混合物,这个辅助组分可以单独的选自至少含有一种元素(从周期表Ⅲ-Ⅴ族中选取)的氧化物、氮化物或选它们的混合物。
9、实施权利要求3的方法的反应器,该反应器包括:装有用绝热材料制成的衬里和冷却系统(3),壳体(1)有为排出气体燃烧产品的孔口(2)、反应室(8)和与该室(8)联通的为点燃放热混合物的点火装置(17),反应器的特征是在壳体(1)内部在沿其轴线的端面处装有与反应室(8)联通的加料装置(11)(该装置在保证放热混合物在反应室(8)能移动的压力下,将混合物送入该室(8))和带有磨头(10)的转子(9),磨头(10)用难熔耐磨材料制成,磨头10的外表面同壳体(1)的衬里内表面构成环形缝隙(12),该缝隙用于从反应室(8)排出粉末状难熔材料和气体燃烧产品且与上述的孔口(2)联通。
10、按权利要求9的反应器,其特征是螺旋推进器(13)式的加料(放热混合物)装置安装在壳体(1)上,并能沿着与转子(9)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转。
11、按权利要求10的反应器,其特征是壳体(1)的衬里内表面与彼此相对的磨头(10)和螺旋推进器(13)的端面构成反应室(8)。
12、按权利要求9的反应器,其特征是转子(9)的磨头(10)制成旋转体形状,其构成缝隙(12)的侧面是园柱体形状,而端面是顶点指向反应室(8)的园锥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联科学院宏观动力学结构研究所,未经苏联科学院宏观动力学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869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