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滑行惯性节能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0213254.7 | 申请日: | 199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27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3-27 |
发明(设计)人: | 谭桂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桂生 |
主分类号: | B60K23/00 | 分类号: | B60K23/00;B60R16/04 |
代理公司: | 益阳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惠平 |
地址: | 413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滑行 惯性 节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与汽车配合使用的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将汽车滑行惯性动能转换为电能的节能装置。
目前,汽车的大灯都是由随发动机同步转动的发电机供电。夜间行车时,为了保证汽车安全照明,汽车发动机不能熄火或减速,在可滑路段被迫中高速拖档工作,因而存在着油耗大、磨损严重的问题,据有关资料介绍,在目前我国现有车辆和道路状况下,夜间行车比白天行车〔在2、3级公路)油耗约高20%,发动机、变速器增加磨损约40%。随着时间利用率的提高,公路上夜行车越来越多,因而降低夜行车油耗和汽车发动机磨损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汽车节油的汽车滑行惯性节能装置,汽车安上该装置后,既能保证汽车夜间行驶的安全照明,又能使汽车发动机在可滑路段脱挡工作,从而降低发动机油耗,减少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将汽车变器二轴或传动轴的转动能转换为用于安全照明的电能的结构,该结构包括能量转换部分A和操作部分B。
本实用新型的能量转换部分A包括摩擦轮〔3〕、发电机安装板〔13〕和发电机〔14〕;操作部分B包括支杆〔11〕,发电机升降驱动器〔8〕和顶杆〔6〕;能量转换部分A由摩擦轮〔3〕与汽车变速器二轴或传动轴的摩擦轮〔1〕接触带动发电机〔14〕发电,操作部分B由发电机升降驱动器〔8〕通过顶杆〔6〕使摩擦轮〔3〕接触或离开汽车变速器二轴或传动轴的摩擦轮〔1〕。
以控制发电机〔14〕发电或不发电。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安装上汽车后,既能保证汽车夜间安全照明;又能使汽车发动机在可滑路段脱档工作,减少汽车油耗,节约能源。降低发电机磨损,并且可以在汽车原有发电机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代替原有发电机,其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操作灵活,方便,可靠。不需改变现有汽车的任何部件即可方便的安装于现有汽车上,经样机测试,可降低油耗10~16%,减少发电机磨损20~30%。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为一个将汽车变速器二轴或传动轴的转动动能转换为用于安全照明的电能的结构,该结构包括能量转换部分A和操作部分B;能量转换部分A包括磨擦轮〔3〕,发电机安装板〔13〕和发电机〔14〕操作部分B包括支杆〔11〕,发电机升降驱动器〔8〕,顶杆〔6〕,能量转换部分A由摩擦轮〔3〕与汽车变速器二轴或传动轴的摩擦轮〔1〕接触带动发电机〔14〕发电,操作部分B由发电机升降驱动器〔8〕通过顶杆〔6〕使摩擦轮〔3〕接触或离开汽车变速器二轴或传动轴的摩擦轮〔1〕以控制发电机〔14〕发电或不发电。发电机〔14〕通过发电机安装板〔13〕,以铰链〔5〕铰接于汽车变速箱上与汽车变速器二轴或传动轴的摩擦轮相对应的部位,支杆〔11〕为一杆件,其左端固定于汽车变速箱后端面,右端与发电机升降驱动器铰接,发电机升降驱动器〔8〕通过顶杆〔6〕与发电机〔14〕铰接,发电机升降驱动器〔8)为一推动顶杆〔6〕伸缩的驱动件,可以用电磁阀或气阀等,本实施例用单向气动阀,其进气管通过开关〔9〕接汽车气泵〔10〕,在发电机〔14〕与顶杆〔6〕的铰接处设有一复位弹簧〔7〕,顶杆〔6〕与发电机升降驱动器〔8〕的连接为可调节顶杆长度的螺纹连接。
使用时,将开关〔9〕掷于关闭位置,则气泵〔10〕给单向气阀〔8〕供气,单向气阀〔8〕驱动顶杆〔6〕使摩擦轮〔3〕离开汽车摩擦轮〔1〕,发电机不发电,将开关〔9〕掷于开启位置,则气泵不供气,顶杆〔6〕不推顶发电机〔14〕,发电机〔14〕在复位弹簧〔7〕作用下落后,摩擦轮〔3〕与汽车摩擦轮〔1〕接触,摩擦轮〔1〕转动使发电机〔14〕发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桂生,未经谭桂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32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