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裂化催化剂金属钝化剂的制备无效
申请号: | 91101411.X | 申请日: | 1991-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86C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09 |
发明(设计)人: | 季根忠;马振东;胡重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51/41 | 分类号: | C07C51/41;C11C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专利代理服务部 | 代理人: | 方书贵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裂化 催化剂 金属 钝化剂 制备 | ||
1、一种用于裂化催化剂金属钝化剂的有机酸盐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下述步骤:
a)取一定数量的石油酸原料(Ⅰ)、三氧化二锑或/和三氧二铋(Ⅱ)和足以使组份Ⅱ能够完全形成低级羧酸盐的低级酸酐(Ⅲ),分别或一并加入到反应釜内,加热升温并搅拌,在120-220℃温度下回流10-240分钟,反应结束;
b)当a)步骤结束后,转入蒸馏操作,即进行常压或/和减压蒸馏,将反应生成的低级酸蒸出,得到石油酸锑或/和石油酸铋盐的钝化剂;所说的常压蒸馏可在100-280℃,所说的减压蒸馏可在60-260℃,残压在0.09-0.005MPa下进行。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常压蒸馏在120-260℃下进行,所说的减压蒸馏在80-260℃下进行。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取一定数量的Ⅰ、Ⅱ、Ⅲ制取石油酸锑或/和石油酸铋盐,是在制备之前,根据目前产品之构成,指定参加反应的各组份投料的摩尔比,即组份Ⅰ、Ⅱ、Ⅲ的摩尔比依次为6∶1.0~3.0∶3.0~9.0,然后按照石油酸原料的酸值计算出各组份的加入量。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组份Ⅰ、Ⅱ、Ⅲ的摩尔比为6∶1.0~2.0∶3.0~6.0。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组份Ⅰ、Ⅱ、Ⅲ的摩尔比为6∶1.0~1.5∶30~4.5。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所述的摩尔比制备的石油盐至少为三石油酸盐、二石油酸盐、一石油酸盐中的一种。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6∶1.0-1.5∶3.0-4.5之摩尔比制备的石油酸盐为三石油酸盐,或二石油酸盐或这两种的混合盐。
8、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锑和铋的混合石油酸盐时,锑和铋之原子比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整,即1∶1000至1000∶1。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低级酸酐包括:甲酸酐、乙酸酐、丙酸酐、丁酸酐和戊酸酐。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低级酸酐为乙酸酐。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石油酸原料,包括商品石油酸、未经精制的粗石油酸,含烃油或被烃油稀释的石油酸。
12、按照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方法,所说的石油酸原料,其特征在于:该原料可以混有用其它方法得到的C8以上高级有机酸,这些高级有机酸包括脂肪酸,带支链烷基的、带芳香基的、多于一个环烷环的高级酸,带不饱和键的油酸、亚油酸、聚亚油酸和植物油中的油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141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