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塑取向吹塑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1102594.4 | 申请日: | 199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06C | 公开(公告)日: | 1997-09-10 |
发明(设计)人: | 竹内节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青木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9C49/06 | 分类号: | B29C49/06;//B29L22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取向 方法 | ||
本发明关于一种从合成树脂制成的型坯的注塑到薄壁中空模制品的连续进行的取向吹塑模塑方法。
在常称为注射取向吹塑的模塑方法之一,有一种三工位模塑方法,其中注射模塑型坯的口部与唇形模相衔接,型坯立即被移至取向吹塑用的吹塑模中。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63-296921中公开的三工位体系的模塑方法中,取向吹塑是在于高温下脱模的型坯的内部和外部温度通过型坯本身的内部热量而变得均匀一致,消除了之间的温差之后而进行的。
于高温下脱模型坯这一技术概念已经在四工位体系的模塑方法中公开。
这种模塑方法包括在一个温度范围内脱模由注塑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型坯,在这种高温下,型坯保持原形,其内表面、外表面以及同一剖面上的中心部分之间的温差消除,然后通过外部能量将型坯的温度调整到超过95℃的高温以进行吹塑。
在模塑步骤包括3步的三工位体系中,“型坯的注塑——取向吹塑——模塑制品的”脱模,并不需要在取向吹塑前不久进行的调整温度步骤,这一步骤在需要4步的四工位体系中是必须的,“型坯的注塑——温度调整——取向吹塑——模塑制品的脱模”。
因此,四工位体系中的用于调整型坯温度的装置和其它辅助设备可以被省去,而且,在结构上也带来优点,使作为型坯转移部件的颈模的数目减少一个。而且,在经济上也带来好处:模塑周期缩短,减少了机器费用。
然而,用三工位体系模塑的模塑制品常常限于宽口容器,这是因为型坯的孔如此大,以至在设计注塑模的斜度或斜率,芯模等方面没有技术上的困难,并且在高温下脱模也很容易进行。
在模塑窄口容器如瓶子时,由于其型坯的孔极小,取向部分很长,需要大的取向放大率,所以,鉴于型坯很难控温和斜度的限制,使用了能够在吹塑前立即控温的四工位体系。
三工位体系中型坯控温的困难在于没有方法来正确地检测表层被内热加热的状况,及型坯的温度变得均匀一致。
因此,取向吹塑的定时是从脱模后的时间间隔粗略估计而定的,并在此时重复一个试验。进行试验需要经验和时间。在做为原料的树脂是聚丙烯的情况下,模塑的条件常根据生产批量稍微有点不同。从而,条件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这就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产品损失。
本发明已考虑了解决在三工位体系的模塑中高温脱模的任务。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注塑取向吹塑方法,它能够象在宽口容器的情况下一样,不限制型坯的形状、斜度、壁厚分布等,能够模塑窄口合成树脂容器如瓶子,尽管由结晶树脂制成的型坯是在高温下脱模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注塑取向吹塑方法,它通过三工位可以模塑瓶形容器,所得容器的应力和应变都很小,这些应力和应变低温型坯是取向吹塑时易于产生,在高温下填充时不易发生由应力和应变导致的收缩变形,并且是透明的,壁厚分布规整。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注塑取向吹塑方法,它可以在注塑时对型坯各部分的温度进行调整,从而,与现有技术相比显著地缩短了取向吹塑时间,增加了每小时的产量。
根据本发明为获得上述目的的首要特征,在将熔融树脂注射和填充到注塑模中以使其形成所要的型坯的过程中,所说的型坯的口部紧靠唇形模衔接,将型坯从注塑模移至吹塑模,并将其取向吹塑成所需的薄壁中空模制品,所述的型坯从注塑模中的脱模是在这样的状态下进行的,即型坯的形状可由速冷而在表面产生的皮层所维持,而且内部冷却尚未完成,温度还很高,型坯的取向吹塑是在这样的时间内进行的,即直到被其自身内部温度增加的表面温度达到最高温度这样一段时间内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特征,聚对苯二中酸乙二醇酯制成的型坯从注塑模中的脱模是在这样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其在常温下刚刚脱模后的表面温度为大于60℃但小于70℃。取向吹塑是在直到型坯的表面温度达到范围在大于80℃但小于95℃的最高温度区这一时间内进行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特征,由聚丙烯制成的型坯从注塑模中的脱模是在这样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即其在常温下刚刚脱模后的表面温度为大于90℃但小于100℃。取向吹塑是在直到型坯的表面温度达到范围在大于100℃但小于122℃的最高温度这一时间内进行的。由热塑性合成树脂如聚乙烯、聚碳酸酯等而不是上述结晶性树脂制成的型坯也可按类似的方法进行取向模塑。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特征,型坯的取向部分的各部分的内热受被维持在预定的温度下的模温和有意调整的型坯的壁厚分布所控制。取向部分的取向条件由随壁厚而不同的热量的差来控制,因而在脱模后不需要调整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青木固研究所,未经株式会社青木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25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