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1104056.0 | 申请日: | 199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01C | 公开(公告)日: | 1993-07-28 |
发明(设计)人: | 岩田茂富;池岛宏行;吉田雅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1/30 | 分类号: | B66B1/30;B66B1/4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淑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控制装置,尤其涉及利用载重称量装置对电梯进行控制的装置。
近年来,由于微电子学和大功率电子学的发展,在电梯的控制装置中作为子系统的电子和电气控制装置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此外,由于机械工程的发展,电梯的机械部分的性能也得到了改进。例如,为了进一步节电和节能,在电梯的卷扬机上使用了高效率的蜗轮、螺旋齿轮和类似的部件。使用这种卷扬机的电梯具有一个载重称量装置,在电梯起动、运行和停止时高效率地控制电梯轿厢侧的负荷,即高效率地控制从无负荷至额定负荷的负荷范围。
该载重称量装置的第一个作用是检测电梯轿厢的负荷,在电梯运行之前把对应于该负荷的转矩加至电动机转矩,以改善电梯起动、运行和停止时的行驶质量和靠层精度。它的第二个作用是根据电梯轿厢内的负荷控制其运行。例如,如果进入电梯轿厢的乘客过多,则载重称量装置就通知乘客,使该电梯轿厢跳过若干个通常停靠的楼层,具体跳过的楼层的数目取决于电梯轿厢内乘客的百分比,并从众多电梯中分配一个没有乘满的电梯。具有第二个作用的载重称量装置称为控制称量装置。
图7示出了该种传统的电梯控制装置。
参见图7。该控制装置装备有滑轮11、卷挂在滑轮11上的缆绳12、平衡块13、通过缆绳12的末端的挂钩弹簧(图中未画出)与缆绳12连接的轿厢壳体14、位于轿厢壳体14内的车厢15、支持车厢15的橡胶隔震器16、与橡胶隔震器16平行装置、用以输出一个预定信号17a的载重称量装置17、电缆18,例如为电梯轿厢提供电力以及传输信号到电梯轿厢和从电梯轿厢接收信号的电源线或信号线,驱动滑轮11的驱动用电动机19、驱动电动机19的电源变换装置20和作为电梯运行控制和管理的核心、用以输出一个转矩命令21a到电源变换装置20的微机21。图中编号22、23和24分别表示顶层、整个电梯通道的中间层和底层。
在该控制装置中,车厢15、车厢15内的乘客和装载物的重量由载重称量装置17检测。载重称量装置17通常有多个触点,当乘客进入车厢15时,橡胶隔震器16即告弯曲,根据弯曲量的大小有些触点闭合。这些触点分别设置得在例如额定负荷的25%、50%、75%、110%等上动作,信号17a由每个触点输出至微机21。
微处理机21起电梯运行控制和管理的核心的作用,并发出有关记录、点亮和熄灭楼层按钮和车厢按钮灯的指令。微处理机21也控制门的关闭、电梯轿厢的起动、运行和停止和提供一合适的电梯运行的转矩命令21a到电源变换装置20,以驱动电动机19。
例如,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梯控制装置中,如果,进入车厢15的乘客太多,车厢15和乘客的重量超过了额定负荷,载重称量装置17的110%这一触点就接通,从而从该触点输出一信号17a至微处理机21。微处理机21则通过蜂鸣器或类似物通知乘客乘客太多了,并给出一个命令使电梯门保持打开。
在高效率卷扬机的情况下,滑轮轴非平衡的转矩将会有一大的负荷作用于电动机19上。虽然滑轮轴的非平衡转矩除了相应于电梯轿厢内的负荷的转矩外还包括电梯轿厢和平衡块侧的非平衡缆绳重量、电缆18的重量对应的转矩,但传统的载重称量装置17不能检测出非平衡缆绳重量、电缆18重量等。电缆18含有与电梯轿厢连接的电源线和信号线,它们都是很重的,因此,仅根据载重称量装置17的输出不可能精确地补偿滑轮轴的非平衡转矩。结果,在电梯轿厢开始移动时,缆绳12和电缆18的重量得不到补偿,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行驶质量。而且,由于与上述相同的原因,要获得有关电梯轿厢靠站和靠站精度的令人满意的行驶质量也是困难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改善行驶质量的电梯控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梯控制装置,它包括一转矩命令产生装置,用于产生一转矩命令、一变换装置,用于把电力提供给电动机以驱动电梯轿厢、一轿厢位置计算装置,用以计算电梯轿厢的当前位置、一补偿装置,用以从由转矩命令产生装置产生的转矩命令和由轿厢位置计算装置计算得到的电梯轿厢当前位置计算电梯轿厢和平衡块侧的非平衡缆绳转矩、一载重称量装置,用以检测电梯轿厢内的负荷和一最终转矩命令提供装置,用以把补偿装置和载重称量装置的输出加至由转矩命令产生装置产生的转矩命令上并把该转矩命令作为最终转矩命令输送至变换装置;所述轿厢位置计算装置连接到所述补偿装置;所述转矩命令产生装置、所述载重称量装置和所述补偿装置分别连接到所述最终转矩命令产生装置;以及所述最终转矩命令产生装置与所述变换装置相连。
图1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电梯控制装置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40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