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槟榔配制酱油、酱糕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1104278.4 | 申请日: | 199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69A | 公开(公告)日: | 1992-01-08 |
发明(设计)人: | 郭泰山;黄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泰山;黄诚 |
主分类号: | A23L1/238 | 分类号: | A23L1/238;A23L1/221 |
代理公司: | 海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辉 |
地址: | 572200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槟榔 配制 酱油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一种调味品的配制方法,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用槟榔配制酱油、酱糕的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食品、调味品的需求,从单一的食用、调味功能到兼备保健功能,在食用中获得对身体的保健作用,因此,出现了众多的保健食品、保健调味品。在现有的调味品类中出现了添加食用菌、草菰酿造的营养酱油,但至今尚无一种添加槟榔为有效成分的保健酱油、酱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添加槟榔为有效成分的保健酱油、酱糕的配制方法。
槟榔,棕榈科植物,多生长于我国南方诸省,槟榔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槟榔作为中药治病防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民间有着口嚼槟榔治病健身的习惯。槟榔含有多种氨基酸,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含有多种生物碱,如:槟榔碱、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碱、去甲基槟榔次碱、槟榔副碱和槟榔高碱等,具有开胃健脾、帮助消化、保护牙齿的功能,对杀虫、消积、行气利水、腹胀、腹泻、痢疾有良好的疗效,对皮肤真菌、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对槟榔的药用功能,我国各大医书都有详细的记载,如:《名医别录》、《千金方》、《本草纲目》等。本发明方法的特征在于在酿造酱油时添加了保持槟榔有效成分的槟榔粉或槟榔浓缩汁,采用现有的酿造法或晒酱法工艺进行酿配,经过多次试验、研制,确定加入槟榔的重量百分比是:槟榔粉为10-20%,如是槟榔浓缩汁则为10-25%。其具体配制过程如下:
1、酿造法:采用槟榔粉为有效成分,选取黄豆粉、面粉、麦皮、桔水、食盐、香料、水为配料,先把黄豆粉、槟榔粉、面粉、麦皮蒸煮后进行发酵,发醇后加入桔水、食盐、香料熬制而成。其中各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为:黄豆粉35-50%,面粉、麦皮15-20%,槟榔粉10-20%,桔水、食盐、香料15%,加水配至100%。其工序为:酿造-熬制-冷却-过滤。最后,将取油后的渣再进行发醇加配食盐可制成酱糕。
2、晒酱法:采用槟榔浓缩汁为有效成分,选取黄豆、面粉、桔水、食盐、香料、水为配料。先将黄豆煮熟后加入面粉进行发酵,发酵后加入槟榔浓缩汁装入宽口大坛子或晒酱池,盖上玻璃进行三个月的陈酿,经过日晒夜露使其化渣成油,最后加配食盐、桔水、香料便可。其中各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为:黄豆50-60%,槟榔浓缩汁10-25%、面粉10-15%,食盐、香料15%,桔水少许,用水配制100%。其工序为:酿造-陈酿(晒酱)-勾兑-过滤。
按本发明的方法,简便易行,所制得的酱油、酱糕口感好,香味浓,具有槟榔的独特风味,同时具有槟榔特有的药用功能、保健,功能和营养价值。既增加了调味新品种,又增加了槟榔的综合利用。
实施例1:
采用槟榔粉17%,黄豆粉45%,面粉、麦皮17%,桔水、食盐、香料15%,加水配制100%,按现有制酱油工艺的酿造法,经酿造-熬制-冷却-过滤等工序制得符合本发明要求的槟榔保健酱油。最后取油后的渣再进行发酵加配食盐便得到槟榔保健酱糕。
实施例2:
采用黄豆55%,槟榔浓缩汁12%,面粉12%,食盐、香料15%,桔水少许,加水配制100%,按现有制酱油工艺的晒酱法,经酿造-陈酿(晒酱)-勾兑-过滤等工序,制得符合本发明要求的槟榔保健酱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泰山;黄诚,未经郭泰山;黄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42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混凝土混合物的外加剂
- 下一篇:旋转式浴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