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沙棘属植物全果油的提取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1104383.7 申请日: 1991-06-25
公开(公告)号: CN1067916A 公开(公告)日: 1993-01-13
发明(设计)人: 杨海荣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1B1/00 分类号: C11B1/00
代理公司: 中国科学院兰州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松林,马正良
地址: 810001 *** 国省代码: 青海;6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沙棘 植物 全果油 提取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沙棘属植物全果油的提取方法,包括中国沙棘、中亚沙棘、蒙古沙棘、肋果沙棘、西藏沙棘、柳叶沙棘、江孜沙棘、云南沙棘和祁连沙棘的全果油及其提取方法。属于有机化工领域。

沙棘属植物是指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ssp.Sinensis    Rousi)、中亚沙棘(H.rhamnoides    Linn.ssp.turke-stanica    Rousi)、蒙古沙棘(H.rhamnoides    Linn.ssp.mongolica    Rousi)、肋果沙棘(H.neurocapa    S.W.Liu    et    T.N.He)、西藏沙棘(H.thibetana    Schlechtend)、柳叶沙棘(H.salicifolia    D.Don)、江孜沙棘(H.rhamnoides    Linn.ssp.gyantsensis    Rousi)、云南沙棘(H.rhamnoides    linn.ssp.yunnanensis    Rousi)和祁连沙棘(H.rhamnoides    Linn.ssp.gilianensis)。

沙棘属植物,自然界已发现的所有种、亚种和类型以及人工培育的各种品种,其种子、果肉和果皮中均含油脂成分。果肉和果皮中含油脂,这在果蔬中甚为罕见。

1.Plekhnova,N.V.et    al,1983,pressing    oil    fromby-products    of    sea    buckthorn    juice    production,Oblepikha    Krushinvidnaya,23-6.公开了一种压榨法,是从果渣中制备苏联沙棘油的方法;

2.同上文献27-30页,公开了一种从去果汁后的果肉中制备苏联沙棘油的方法;

3.Laguzidze,D.S.et    al,1984,confent    of    pharma-cologically    active    compounds    in    oil    trom    the    frnit    pulpof    Hippophae    rhamnoides    grown    in    Georgia    COSSR.介绍了一种从果肉中制备油的方法;以上三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都不能充分利用原料提取沙棘全果油。

沙棘在我国分布最广,资源最丰富的可谓中国沙棘。目前沙棘油生产工艺研究采用提取和离心分离的方法,分别从种子、果皮和果汁中提取沙棘种子油、果皮油(或叫果渣油)和果肉油。尽管中国沙棘资源丰富,但生产种子油、果皮油和果肉油,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生产工艺方法的限制,分离沙棘的种子、果皮和果汁,工序复杂。因而原料来源有限,致使沙棘油价格昂贵。

本发明的目的是避开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较上述处理工序简单、价格低廉,不受原料分离限制的沙棘属植物全果油的提取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1)对沙棘鲜果进行筛选,剔除次果和杂质;

(2)将筛选后的沙棘鲜果摊晾在通风处阴干、晒干、或置沙棘鲜果于30-80℃的烘烤设备中烘干到含水量为12-20%;

(3)、将含水量为12-20%的沙棘全果,用双辊压力机辗成厚度为0.2-0.6毫米的薄片状沙棘全果料坯;

(4)、将全果料坯置于45-90℃的烘烤设备,烘烤使含水量低于8%;

(5)、将含水量低于8%的全果料坯置入萃取容器,用溶剂萃取法提取其中的油脂成分;

(6)、溶剂可用石油醚、己烷、氯仿、乙醚、环己烷、氟里昂、甲苯、液体二氧化碳、其它植物油(如葵花籽油、芝麻油、菜子油、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等)等单一溶剂或混合溶剂(如氯仿-甲醇、石油醚-甲醇等)一次性提取包括果皮油、果肉油和种子油在内的沙棘果实混合油脂成分,即全果油;

7)、萃取时间为0.5-4小时,停止萃取,减压回收溶剂,脱除残留溶剂,获得沙棘全果油。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将沙棘鲜果于40-60℃烘烤到含水量为12-20%;双辊压力机辗成厚度为0.3-0.4毫米的料坯;料坯在50-80℃烘烤至含水量低于5%;萃取容器采用不锈钢制循环提取装置;萃取溶剂沸程60-90℃的石油醚。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43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