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有机膦化合物的工艺过程无效
申请号: | 91105352.2 | 申请日: | 199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24C | 公开(公告)日: | 1996-07-31 |
发明(设计)人: | 颜向兰;夏春谷;李达刚;董玉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F9/6568 | 分类号: | C07F9/6568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兰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实君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有机 化合物 工艺 过程 | ||
1、一种制备有机膦化合物的工艺过程,即磷化氢与烯烃制备分子式(I)和(II)的有机磷化合物的连续化反应工艺过程,
R1R2R3P (I)(I)中R1、R2和R3分别为碳数从2至22的烷基、环烷基、芳基或含有氮等其它原子的取代基,或者R2和R3中一个或二个均为氢原子
对(II)中m和n可分别是1、2和3,R4和R5可分别是碳数从2至6的烷基或氢原子,其特征在于工艺过程包括:
A:提供一个磷化氢吸收段由烯烃、溶剂及自由基引发剂物料混合器、电磁搅拌压力吸收釜和物料缓冲罐组成;
a、向上述磷化氢吸收段的混合器中连续或间歇提供2至22个碳原子的直链单烯烃、环状单烯烃或双烯烃、或含有氮等其它原子的烯烃;
向上述磷化氢吸收段的混合器中连续或间歇提供惰性溶剂;
向上述磷化氢吸收段的混合器中连续或间歇提供自由基引发剂;
b、向上述磷化氢吸收段的电磁搅拌压力吸收釜中连续提供上述混合器中的混合溶液;
向上述磷化氢吸收段的电磁搅拌压力吸收釜中连续提供磷化氢气体;
C、向上述磷化氢吸收段的缓冲罐中连续提供在上述电磁搅拌压力吸收釜中被饱和吸收磷化氢的混合物料溶液;
d、溶剂选用苯、甲苯或碳6至碳14的烷烃;
自由基引发剂为偶氮类化合物或过氧化物;
溶剂与烯烃摩尔比为1—3;
自由基引发剂与烯烃摩尔比为0.005—0.05;
使磷化氢吸收段的电磁搅拌压力吸收釜温度为15—25℃,压力1.0—2.0MPa;
使磷化氢吸收段的缓冲罐压力与温度保持与电磁搅拌压力吸收釜一致;
B:加成反应段由若干根串联的管式反应器组成;
向上述加成反应段连续提供磷化氢吸收段的液体介质,其中含有均匀分布的:烯烃、溶剂、自由基引发剂、溶解在溶液中的磷化氢;
在温度30—230℃、压力1.0—3.0MPa条件下操作加成反应段,物料停留时间为所用自由基引发剂半衰期的1—2倍(3—6小时);
C:磷化氢分离段由一级或二级串联的减压气液分离器组成;
向上述磷化氢分离段通入加成反应后的物料;
在上述磷化氢分离段的减压气液分离器中分离回收磷化氢气体;
在上述磷化氢分离段的减压气液分离器中分离回收液相溶剂、产物以及未反应烯烃。
2、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加成反应段的管式反应器径高比为1∶50—30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说的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1,5—环辛二烯、十八烯—1、正丁烯或N—乙烯基咔唑与磷化氢发生加成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53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轮车的支撑装置
- 下一篇:组装模件框架的组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