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送制冷系统无效
申请号: | 91109963.8 | 申请日: | 199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906A | 公开(公告)日: | 1992-05-06 |
发明(设计)人: | 罗伯特·凯斯·哈维曼;罗依尔·维克多·彼特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塞梅尔金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B60H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曾祥凌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制冷系统 | ||
1、一种输送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18),蒸发器风扇(22),冷凝器(16),冷凝器风扇(20),以及由内燃机(24)驱动的制冷剂压缩机(12),内燃机上设有输出轴(30),一个压力油润滑系统和带油槽(28)的曲轴箱27,其特征在于:
用于蒸发器风扇的可变速驱动装置(32)包括输入轴(58),液体联轴节(34),第一输出轴(64),与第一输出轴同轴的第二输出轴(66),
所说的输入轴与内燃机的输出轴相连接(82,156),
所说的液体联轴节包括与输入轴相连接的叶轮(60),与第一输出轴连接的涡轮(62),包围叶轮和涡轮的壳体(44),壳体上设有进油口(46)和出油口(49),
液体联轴节通过进油口接收从内燃机润滑油系统的油,并通过出油口使油返回油槽,
第一输出轴与蒸发器风扇连接(136,166,164),
第二输出轴与冷凝器风扇连接(120,162,16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输出轴用轴承装置(132,134)耦联,且为了不考虑涡轮的速度对轴承装置进行润滑,还包括将油从入油口通过上述的轴承装置引至叶轮的装置(148,150,152,15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输出轴的速度直接与内燃机的速度成比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限压装置(54)以限制液体联轴节中的最大油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限压装置包括连接于液体联轴节和内燃机油槽之间的回油路(55),和连接于所述回油路中的压力屈服阀装置(5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壳体包括第一和第二轴向端部(69,71),还包括径向支承输入轴以使其在壳体的第一轴向端部旋转的装置(90),输入轴具有与内燃机输出轴耦联(82,156)的第一端(78)及在壳体内的第二端(80),液体联轴节还包括用于将输入轴的第二端与叶轮连接的一个板件(96)和管状件(98)。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涡轮设置于由板件、管状件和叶轮共同组成的腔室(122)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油从壳体上的出油口引至内燃机油槽的回油管装置(50),在该装置中设有带控制阀(42)的可变速驱动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可控阀装置是一种常开阀,从而使当该可控阀处于常开阀位时,涡轮的速度基本为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送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可变速驱动装置包括提供与蒸发器风扇实际速度成比例的第一信号(AS)的装置(36),提供与风扇期望速度成比例的第二信号(DS)的装置(38),响应所述第一和第二信号的比较装置(40),该装置用于提供控制可控阀的信号(VC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塞梅尔金公司,未经塞梅尔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996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洗隐形镜片的方法和组合物
- 下一篇:电子电路的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