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消除半导体压降和漏电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1200849.0 | 申请日: | 199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33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1-08 |
发明(设计)人: | 于兴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兴根 |
主分类号: | H03K17/00 | 分类号: | H03K17/00;H03K1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除 半导体 漏电 装置 | ||
半导体开关电器导通电路有压降,使开关元件发热浪费电能,如不能有效散热,会造成失控;半导体开关电器阻断电路后有漏电流,浪费电能,如电源中有高于开关元件额定耐压的过电压,还会损坏开关元件,甚至造成电器和其它设备的烧毁。
本实用新型目的为提供一种消除半导体压降和漏电流装置形式。连接半导体开关电器的开关元件输出极和控制极,能使半导体开关电器导通电路后消除压降,阻断电路后消除漏电流,输出端绝缘电阻值和试验电压值与同等容量的接触器一样,与纯粹机械式接触器或半导体开关电器相比安全可靠,节约能源,节约有色金属,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消除半导体压降和漏电流装置1是由接触器2的动触点3和静触点4、5,直流电磁线圈6;电容器7,二极管8、9,按钮常分开关10的触点11、12,接触器16的动触点17、20,静触点18、19、21、22,电磁线圈23,按钮常合开关13的触点1415组成。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图1为消除半导体压降和漏电流装置电路图形式的描述。
1是实用新型消除半导体压降和漏电流装置。
27是公知的一种半导体开关电器,由触发电路变压器28的初级29、次级30,开关元件31,阻容保护电路的电容器32和电阻33组成。
按钮常分开关10动合触点11、12使电源25、26经二极管9整流和并联在直流电磁线圈6的电容器7滤波后使直流电磁线圈6有额定直流电压,接触器2的动触点3导通静触点4、5,使电磁线圈23有工作电压;接触器16的动触点20与静触点21、22的开距最佳4~10mm,大于动触点17与静触点18、19的开距最佳1~3mm,为此先由动触点17导通静触点18、19的控制极G触发电流,使开关元件31T1T2导通;负载24有工作电压;直流电磁线圈6的二端串联二极管8并联在负载24两端,二极管8、9同极连接在直流线圈6,按钮开关10如果关断触点11、12,由二极管8提供直流电磁线圈6的工作电流;后由动触点20导通并联在静触点21、22开关元件31的T1T2极,消除开关元件31输出端压降。
按钮常合开关13动断触点14、15,电磁线圈23无电流通过,先由动触点20关断静触点21、22,静触点18和19仍处在导通状态时,负载24仍有工作电压,为此直流线圈6仍有工作电流,静触点4和5仍处在导通状态;后由动触点17关断静触点18、19的触发电流,阻断开关元件31T1、T2电流,负载24无工作电压,直流电磁线圈6无工作电压,接触器2的动触点3关断静触点4、5,消除半导体开关电器27输出端漏电流。
本实用新型接触器2,16的多个动触点2,17、20,及其对应的静触点4、5,18、19、21、22可以组合多相消除半导体压降和漏电流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兴根,未经于兴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08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视机机芯
- 下一篇:配有指压式磁性多用带的背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