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用并联油缸千斤顶无效
申请号: | 91219376.X | 申请日: | 199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17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3-18 |
发明(设计)人: | 洪德成;金战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战旗;洪德成 |
主分类号: | B66F3/24 | 分类号: | B66F3/24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广生 |
地址: | 10007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并联 千斤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千斤顶,尤其是适于汽车下面检修或更换轮胎中支持汽车。
目前,在汽车下面检修或更换轮胎过程中,普通采用手压千斤顶抬起车的一方位或两方位离地,操纵既费劲又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用并联油缸千斤顶,它是以限流咀连通和控制壳体内的左缸和右缸按需要顺序动作,连续不断地使活动支撑外伸,抬起汽车车轮离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设有带竖直圆柱形左缸和右缸的壳体,在壳体内设置连通左缸和右缸顶部的阻流咀,设有连通壳体内右缸顶部右侧的油咀,设有与右缸内孔相互滑动配合的活塞缸,设有与活塞缸内孔相互滑动配合的付活塞杆,在付活塞杆的下端设有以铰链方式连接的连接板,设有在中部以铰链方式连接在连接板下端的活动支撑,在活动支撑左端,以铰链方式连接其下端且与左缸内孔相互滑动配合的主活塞杆,在活动支撑右端固定连接着的支撑脚,以及设连通壳体内左缸底部左侧的油咀。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不仅可以用机动液压油缸系统,实现既省力操作又方便,而且还可以采用较短的油缸,使汽车抬到较高的高度,因而油缸的尺寸大大减小。
下面结合附衅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并联油缸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液压系统图。
图1中:1.壳体,2.阻流咀,3.油咀,4.活塞缸,5.付活塞杆,6.连接板,7.活动支撑,8.主活塞杆,9.支撑脚,10.油咀,11.弹簧架,12.右弹簧,13.左弹簧。
图2中:YB.液压油泵,Y.溢流阀,I.单向阀,W.手动换向阀,S.双路转阀。
在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中,通过液压油泵YB供压力油,经单体多功能组合阀的溢流阀Y调压、经单向阀I、内外密封整体衬套式手动换向阀W分别控制在汽车四个车轮附近的双路转阀S向油缸壳体1顶部油咀3供压力油,最后经底部油咀10回油到油箱,在此过程中,支撑脚9在付活塞杆5、活塞缸4、连接板6、主活塞杆8及活动支撑7的伸长推动下,顶起汽车各个方位车轮,进行检修或换车轮。相反,车检修或换车轮完毕,需要放下车轮,将手动换向阀W换向,双路转阀S向壳体1底部油咀10进油,顶部油咀3回油,支撑脚9恢复原状。
在壳体1内分别设置竖置圆柱形右缸和左缸,在壳体1顶部设有连通右缸和左缸顶部的阻流咀2,该阻流咀2起到控制左、右缸按需要顺序动作的功能,油咀3设置在壳体1顶部右缸右侧,连通右缸和双路转阀S,设置在与右缸内孔相互滑动配合的活塞缸4,还有在活塞缸4内孔相互滑动配合的付活塞杆5,在付活塞杆5的下端以铰链方式连接在连接板6的一端,而连接板6的另一端以铰链方式连接在活动支撑7的中部,而活动支撑7的左端以铰链方式连接着与左缸内孔相互滑动配合的主活塞杆8,活动支撑7的右端固定连接着支撑脚9的一端,支撑脚9的另一端可以直接接触地面,在壳体1底部左缸左侧,设有连通左缸和双路转阀S的油咀10,左侧壳体1内下部还设有与左、右缸连通的另一阻流咀2。从油咀3进油,油咀10回油过程中,在阻流咀2的控制下,压力油首先推动付活塞杆5向下移动,而使活动支撑7伸直,使与主活塞杆8又在一条直线上,此时支撑脚9可接近或接触地面,随着油压的增长,主活塞杆8和右缸内的活塞缸4一起继续外伸,将汽车某一车轮抬起,且离开地面。同时弹簧架11、右弹簧12和左弹簧13通过手柄推向轴线另一侧锁住活动支撑7,保证了支撑脚9支撑在地面的安全。当维修或换车轮完毕,从油咀10进油、油咀3回油,阻流咀2的作用,首先主活塞杆8缩回,带动付活塞杆5也缩回,支撑脚9离开地面,汽车轮落地,随着油压的增长,活塞杆4也缩回,借右弹簧12、左弹簧13和弹簧架11的作用,自动解除锁定,将活动支撑7缩回原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战旗;洪德成,未经金战旗;洪德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93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