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阿胶速溶茶的制造方法及其设备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2103871.2 申请日: 1992-05-23
公开(公告)号: CN1079121A 公开(公告)日: 1993-12-08
发明(设计)人: 李曙白 申请(专利权)人: 李曙白
主分类号: A23L1/312 分类号: A23L1/312;A23L1/0562;A23L2/38;A23J3/06
代理公司: 浙江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陈祯祥
地址: 310013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阿胶 速溶 制造 方法 及其 设备
【说明书】:

发明属于保健食品或成品中药的制造工艺及其所用的生产设备。

阿胶(驴皮胶)系我国著名的传统动物蛋白质型的可兼作食品的中药材,临床应用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性平味甘,有显著补血、止血、滋阴润肺、安胎等功效,为妇科要药,可主治血虚、虚劳咳嗽、吐血、衄血、胃出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崩中及胎漏等疾病;还可治疗贫血和白细胞减少等症,临床用途广泛,为妇女传统冬季进补佳品。由于阿胶含有丰富的人体所必需氨基酸、胶原蛋白质以及钙质等,除治疗作用外,尚可作老人、儿童的高级营养滋补品。

传统工艺制成的阿胶药材形态是质底坚硬,呈黑色或棕黑色,体积约为37×85×7~15mm的胶块。服用者需经烊化处理方可服用,烊化处理过程:将阿胶块浸入适量黄酒中,浸泡24小时,经常搅拌,使胶面接触新鲜酒液,若仍化不开,则采用隔水加温搅拌使其热溶,加冰糖后隔沸水炖半小时,取出冷凝并冷藏,匙取适量服用。其缺点为:(1)服用者需掌握比较麻烦的烊化技术,化时也较长;(2)经烊化后的阿胶需低温贮存,否则因营养丰富易生霉变,故一般限于冬令服用。

目前已开发的速溶阿胶,其生产工艺采用喷雾干燥-造粒制成。该工艺存在受热时间长、生产设备投资大、生产能耗高等缺点;并且因制品颗粒不规则,易吸潮,含辅料量比例高,服用剂量较大;冲服时颗粒易上浮,不易溶解。

本发明的目的是创造一种阿胶速溶茶的工艺,使制成的阿胶速溶茶具有稳定良好的品质,生产能耗低,设备投资省。

上述目的由以下方案实现。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驴皮1经漂洗2、水煎3、过滤4、浓缩5、冷凝6、切块7和干燥8的传统工艺流程后,进行本发明的关键特征工艺即低温粉碎9,将低温粉碎得的物料粉末与辅料进行混合10后分装为成品11。

本工艺流程改变传统干燥方法,采用涂膜风干及微波干燥技术;添加的辅料为各种食用粉末状甜味剂、芳香剂或酸味剂等,可制成各种风味的阿胶速溶茶。

本工艺流程中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1.粉碎前阿胶薄片尺寸:10×10×0.2mm;

2.粉碎后物料(阿胶)细粉粒径<100目占物料的80%以上;

3.用于低温粉碎工艺的低温介质消耗量:

液态空气:>0.4L/kg物料,

液态氮气:>0.4L/kg物料;

4.低温粉碎机的粉碎腔温度为10℃~-90℃,粉碎腔最佳温度取-30℃~-45℃。

适用于本发明工艺流程的设备流程框图如图2所示:

驴皮物料经过的生产设备为漂洗槽A、剪切机B、煎熬罐(高压)C、沉淀池D、过滤机E、翻斗锅F、微波干燥机(或驱湿机)G、低温粉碎机组H、高速搅拌混合机I、铝塑合膜包装机J、以及打包机K。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

1.本发明的阿胶速溶茶品质优良,性能稳定:

阿胶为动物类胶,虽常温下十分坚韧,但受机械撞击易受热烊化成胶液态,粘性增加,故难以常温粉碎。本发明采用低温粉碎,由于低温阿胶脆性增加,易接受机械撞击力和剪切力作用粉碎成细粉,由于物料是在低温下发生物理变化,其粉碎前后有效成份含量不变,保存了阿胶原有品质;又由于缩短干燥时间,从一个月减到1~2天(微波干燥仅需20分钟),可有效防止微生物污染,更符合药品生产GMP要求;成品具有粒质均匀,无粒状焦屑及其他杂质,流动性好;含水量低于5%,防潮性好,成品可在一年内保持稳定;溶解性良好,将本品10g,加入200ml热水,搅拌1分钟即成淡黄色乳浊液。

2.经济性良好.

因干燥效率为传统工艺的15~30倍,可显著节省生产场地,缩短生产周期,增加产量,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采用本发明的微波干燥-低温粉碎制成速溶阿胶的生产工艺,在同等生产能力条件下,比之已有的喷雾干燥-制粒速溶阿胶制造技术可节省设备投资1/3~2/3。

适用于上述阿胶速溶茶制造方法的生产设备:由如图2所示的设备流程所组成,包括漂洗槽A、剪切机B、煎熬罐(高压)C、沉淀池D、过滤机E、翻斗锅F、微波干燥机或驱湿机G、低温粉碎机组H、高速搅拌混合机I、铝塑合膜包装机J、以及打包机K。与现有生产设备区别特征是,干燥机采用微波干燥机或驱湿机G,其后有低温粉碎机组H。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设备流程图。

本发明实施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曙白,未经李曙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38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