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氧化碳和烯属不饱和化合物的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2105066.6 | 申请日: | 199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89C | 公开(公告)日: | 1997-06-18 |
发明(设计)人: | J·J·凯斯皮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7/02 | 分类号: | C08G6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宗华 |
地址: | 荷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氧化碳 不饱和 化合物 聚合物 制备 方法 | ||
1.制备聚合物的方法,其中一氧化碳与一种或几种烯属不饱和化合物的线形交替聚合物是在升高的温度和压力下,使单体与一种含第VIII族金属的催化剂接触来制备,聚合物的制备可以按气相聚合的形式进行,而在聚合的开始,有水存在,水量为每克原子VIII族金属在1摩尔以上,直至反应器中气体保持连续相的最高含水量为止。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水量多于10摩尔/克原子第VIII族金属,直至反应器中气体保持连续相的最高含水量为止。
3.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含有:
a)作为第VIII族金属的钯,
b)一种通式如下的磷二齿配位体
(R1)2P-R-P(R1)2式中R1代表任意性可有极性取代或非取代的烃基,R代表二价的,含至少两个桥碳原子的有机桥基
c)一种酸。
4.按照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含有一种通式如下的磷二齿配位体
(R1)2P-R-P(R1)2式中R1代表一种在磷原子的邻位上含有至少一个烷氧基取代基的芳基。
5.按照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二齿配位体是1,3-双〔双(2-甲氧苯基)膦基〕丙烷。
6.按照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中磷二齿配位体的含量为0.75-1.5摩尔/克原子第VIII族金属,酸的含量为1-100摩尔/克原子第VIII族金属。
7.按照权利要求1-6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淀积在载体上,该载体的相对堆积密度和平均粒径满足关系式(d)R<25,式中R代表相对堆积密度,d代表平均粒径的微米数,其特征还在于该催化剂含有50-10000毫克第VIII族金属/千克载体。
8.按照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淀积在载体上,该载体的R为0.1-0.9,d为10-1000。
9.按照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载体是一种聚合物,该聚合物就结构和组成来说与待制备的聚合物相同。
10.按照权利要求1-6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乙烯,或乙烯与α-烯烃的一种混合物作为烯属不饱和化合物,其特征还在于每摩尔待聚合的烯属不饱和化合物所用的一定量的催化剂中含有10-6-10-4克原子第VIII族金属,其特征还在于该方法是在温度为30-130℃,压力为0.5-10兆帕和烯属不饱和化合物与一氧化碳的摩尔比为5∶1-1∶5的条件下进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506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重组链激酶的方法
- 下一篇:碳化硅晶须原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