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脲衍生物无效
申请号: | 92109284.9 | 申请日: | 1992-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90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3-03 |
发明(设计)人: | 竹内诚;高山和久;恩田健一;本家弘之;矾村八洲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之内制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D295/13 | 分类号: | C07D295/13;C07D405/12;C07D403/06;C07D405/14;C07C335/16;A61K31/40;A61K31/1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衍生物 | ||
本发明涉及具有镇痛作用等的医药上有用的脲衍生物及其盐。
临床上对疼痛的治疗,使用镇痛药是从弱作用药物开始逐级使用,最终使用强作用药吗啡。众所周知,吗啡能形成依赖性。
近年来,由于阿片受体研究的进展,揭示了μ、κ、δ、σ等众多亚型。吗啡等强镇痛药的作用是激活μ-受体而呈现镇痛作用。此受体激动剂的缺点是表现出依赖性。选择性激活κ-受体的药物无依赖性,正被期待成为中枢性镇痛剂。
至今,例如欧洲专利No.261,842记载了κ-受体激动2-氨基乙胺衍生物。
在该公报对广泛化合物的一般性记载中,提到了某些脲化合物,但对该脲化合物并无任何具体的揭示。
本发明者们进行潜心研究的结果,证实显示能与吗啡相匹敌的强镇痛活性、且无依赖性、毒性又低的选择性κ-受体激动剂,是能达到临床目的的药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化合物是与上述公知化合物在化学结构上明显区别、没有吗啡等强作用药所确认的依赖性、毒性又低的化合物。而且,还是显示良好的口服吸收及具有持久、优良的κ-受体激动剂活性的新颖化合物。
本发明涉及以如下通式表示的新颖的脲衍生物及其盐。
式中基团表示如下:
R1、R2:低级烷基、低级链烯基、低级炔基、环烷基,或R1与R2一起,与氮原子共同形成环状基团;
R3、R4:氢原子、低级烷基、低级链烯基、低级炔基、环烷基,或R3与R4成一体的低级亚烷基、低级亚链烯基,或式表示的基团,(式中,X为氧原子或硫原子,n为1至5的整数);
R5:可被取代的碳环基,或可被取代的与苯环缩合的含1-2个氧原子和/或硫原子的杂环基;
R6:可被取代的苯基
X:氧原子或硫原子。
然而,X为氧原子时,R3、R4为连在一起,可有取代基的低级亚烷基、低级亚链烯基或式表示的基团。(以下同样)
图1为用醋酸扭体法比较本发明化合物(实施例21的化合物)与对照化合物(欧洲专利No.261,842实施例1的化合物)的镇痛效果的持续性。
本发明化合物:-○-,对照化合物:-□-
(20mg/kg) (1mg/kg)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化合物。
本说明书中通式的定义在不预先特别限定时,所谓“低级”是指碳原子数1-6个的直链或支链碳链。
因此,“低级烷基”,具体地可举出诸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异戊基、新戊基、叔-戊基、1-甲基丁基、2-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己基、异己基、1-甲基戊基、2-甲基戊基、3-甲基戊基、1,1-二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丁基、1,3-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3,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2-乙基丁基、1,1,2-三甲基丙基、1,2,2-三甲基丙基、1-乙基-1-甲基丙基、1-乙基-2-甲基丙基等,较佳的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等。
“低级链烯基”为碳原子数2-6个的直链或支链链烯基,具体地可为:乙烯基、烯丙基、1-丙烯基、异丙烯基、1-丁烯基、2-丁烯基、3-丁烯基、2-甲基-1-丙烯基、2-甲基烯丙基、1-甲基-1-丙烯基、1-甲基烯丙基、1,1-二甲基乙烯基、1-戊烯基、2-戊烯基、3-戊烯基、4-戊烯基、3-甲基-1-丁烯基、3-甲基-2-丁烯基、3-甲基-3-丁烯基、2-甲基-1-丁烯基、2-甲基-2-丁烯基、2-甲基-3-丁烯基、1-甲基-1-丁烯基、1-甲基-2-丁烯基、1-甲基-3-丁烯基、1,1-二甲基烯丙基、1,2-二甲基-1-丙烯基、1,2-二甲基-2-丙烯基、1-乙基-1-丙烯基、1-乙基-2-丙烯基、1-己烯基、2-己烯基、3-己烯基、4-己烯基、5-己烯基、1,1-二甲基-1-丁烯基、1,1-二甲基-2-丁烯基、1,1-二甲基-3-丁烯基、3,3-二甲基-1-丁烯基、1-甲基-1-戊烯基、1-甲基-2-戊烯基、1-甲基-3-戊烯基、1-甲基-1-戊烯基、4-甲基-1-戊烯基、4-甲基-2-戊烯基、4-甲基-3-戊烯基等,较佳的为乙烯基、烯丙基、1-丙烯基、1-丁烯基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之内制药株式会社,未经山之内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92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琥珀酰胆碱卤化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4-酰胺基咪唑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