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三乙胺为模板剂的合成硅磷铝分子筛及其制备无效
申请号: | 92112230.6 | 申请日: | 199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34C | 公开(公告)日: | 1998-0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中民;蔡光宇;何长青;杨立新;王作周;罗静慎;常彦君;石仁敏;姜增全;孙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9/10 | 分类号: | C01B39/10;B01J29/06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沈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116012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胺 模板 合成 硅磷铝 分子筛 及其 制备 | ||
1.一种合成硅磷铝分子筛可用结构式mR·(Six·Aly·Pz)O2表示,其中x、y、z为Si、Al、P的摩尔分数,且满足x+y+z=1,R为模板剂,m为模板剂R的摩尔数,m取值为0.03~0.5,其特征在于模板剂R为三乙胺或以三乙胺为主的含氮有机化合物组,其它有机化合物为四丙基氢氧化铵、三丙基胺、四丁基氢氧化铵、四乙基氢氧化铵、四甲基氢氧化铵、二乙醇胺、异丙基胺、二正丙胺或奎啉,且三乙胺的量在模板剂中(重量)应>50%;Si、Al、P的摩尔分数还应满足X=0.01~0.98,Y=0.01~0.60,Z=0.01~0.60。
2.一种用于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下述步骤:
(1)按配比符合下式:0.04~6R(Si0.01~0.30 Al0.01~0.60P0.01~0.50)∶2~500H2O中Si、Al、P、R及水的比例称取一量模板剂、硅源、铝源和磷源及水,将其各物料混合,搅拌形成凝胶;
(2)于100~225℃使凝胶晶化,反应时同应不少于0.5小时,晶化后经过滤所得固体,再经水洗、干燥即可得到分子筛。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合成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分子筛的原料磷源采用正磷酸、硅源用硅溶胶,活性二氧化硅或正硅酸酯,铝源用活性氧化铝,假勃姆石或烷氧基铝。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硅磷铝分子筛用于作由甲醇或二甲醚转化为低碳烯烃反应过程的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122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缝纫机
- 下一篇:对至少一个充电电池进行时控充电的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