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内燃机车排气管无效
申请号: | 92207077.6 | 申请日: | 199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03U | 公开(公告)日: | 1992-1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义;宋长天;马修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洪义;宋长天;马修真 |
主分类号: | F01N7/08 | 分类号: | F01N7/0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刚 |
地址: |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内燃机车 排气管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改进的内燃机排气管。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铁路用内燃机车,机型为16V240,V型结构,并列连接,其中一列是气缸[1]~[8],另一列气缸是[9]~[16]。采用一根总排气管,内径为240mm,两端各有一个相同的定压系统涡轮增压器[17]和[18]。排气管必须整根组装后再装在柴油机上,给拆装维修带来困难。另外总、支管的膨胀节部分易漏气而损坏,降低了使用寿命。又由于增压器[17]、[18]的位置已确定,给排气管的改装增加了限制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拆装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的改进的内燃机车排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的:它包括两根相同的总排气管,其出口分别与增压器[17]和[18]的入口连接,其中一根总排气管与气缸[1]~[8]位于同侧,另一根总排气管与气缸[9]~[16]位于同侧。总排气管包括过渡段[21]、总管模块[22]、总管模块[23]、末端总管模块[24]、支管接管[25]、膨胀节[26]、总管连接卡毂[27]和支管连接卡毂[28]。总管模块[22]之间、过渡段[21]与总管模块[22]之间、总管模块[22]与[23]之间均具有膨胀节[26];两个过渡段[21]的出口分别与增压器[17]、[18]相通,其入口分别通过膨胀节[26]与邻近增压器[17]、[18]的同侧第二气缸[7]、[10]相通;两个末端总管模块[24]的一端分别通过总管联接卡毂[27]与总管模块[23]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膨胀节[29]分别与邻近增压器[17]、[18]的非同侧第一气缸[8]、[9]相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采用两根模块组装式排气管,使排气管的加工制造和拆装维修非常方便;同时由于膨胀节[26]的内径随之缩小,不易漏气损坏,延长了排气管的使用寿命。2,在结构上,两个过渡段[21]的出口分别与增压器[17]、[18]相通,其入口分别通过膨胀节[26]与邻近增压器[17]、[18]的同侧第二气缸[7]、[10]相通;两个末端总管模块[24]的一端分别通过总管联接卡毂[27]与总管模块[23]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膨胀节[29]分别与邻近增压器[17]、[18]的非同侧第一气缸[8]、[9]相通。合理地增加了过渡段[21]的长度,一方面使气流走向合理,另一方面可在过渡段[21]与总管模块[22]之间加入膨胀节[26],以缓冲热膨胀造成的形变,提高了排气管的可靠性,同时使排气管的结构紧凑,不改变原增压器[17]、[18]的位置,极易对现有的排气管进行改装。3,较原有的定压系统,可使柴油机的增压压力有所提高,改善柴油机的经济性和降低热负荷,油耗率可降低1.5~2g/kw.h,排温降低20℃以上。
图1:排气管结构原理图。
实施例:
东风4型机车是我国铁路的主型内燃机车,为16V240柴油机,现已生产2000多台,该机车柴油机使用定压系统,排气管内径为240mm。气缸并列联接,其中一列气缸是[1]~[8],另一列气缸是[9]~[16],气缸夹角50°。原定压系统涡轮增压器[17]、[18]的位置已定。
改装时,将原单根总排气管拆除,增压器[17]、[18]的位置及结构均不需改变。即可安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气管。它包括两根相同的总排气管,其出口分别与增压器[17]和[18]的入口连接,其中一根总排气管与气缸[1]~[8]位于同侧,另一根总排气管与气缸[9]~[16]位于同侧。总排气管包括过渡段[21]、总管模块[22]、总管模块[23]、末端总管模块[24]、支管接管[25]、膨胀节[26]、总管连接卡毂[27]和支管连接卡毂[28],属于同一个总排气管的各总管模块[22]之间、过渡段[21]与总管模块[22]之间、总管模块[22]与[23]之间均具有膨胀节[26];两个过渡段[21]的出口分别与增压器[17]、[18]相通,其入口分别通过膨胀节[26]与邻近增压器[17]、[18]的同侧第二气缸[7]、[10]相通;两个末端总管模块[24]的一端分别通过总管联接卡毂[27]与总管模块[23]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膨胀节[29]分别与邻近增压器[17]、[18]的非同侧第一气缸[8]、[9]相通。两个总管模块[23]分别与气缸[1]和[16]相通。十二个总管模块[22]分别与气缸[2]~[7]和气缸[10]~[15]相通。这样,气缸[9]和[1]~[7]与一根总排气管相通,与增压器[17]组成一个排气通道;气缸[8]和[10]~[16]与另一根总排气管相通,与增压气[18]组成另一个排气通道。总管模块[22]和[23]是三通式结构,两个同口径的端口位于同一轴线,与末端总管模块[24]一起互相联接成内径为150mm的总管。总管模块[23]的长度小于总管模块[22]。总管模块[22]、[23]的小口径端通过支管连接卡毂[28]与各支管接管[25]相联接。末端总管模块[24]的小口径端通过膨胀节[29]和支管连接卡毂[28]与支管接管[25]相联接。各个支管接管[25]与气缸[1]~[16]的缸盖由法兰连接。过渡段[21]、总管模块[22]和[23]、末端总管模块[24]及支管接管[25]均由耐温合金铸铁铸造而成,膨胀节[26]、[29]采用耐高温弹簧钢制成。过渡段[21]与膨胀节[26]之间、膨胀节[26]与总管模块[22]之间、膨胀节[26]与总管模块[23]之间、总管模块[23]与末端总管模块[24]之间均由总管连接卡毂[27]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洪义;宋长天;马修真,未经张洪义;宋长天;马修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70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气式自行车座垫
- 下一篇:一种自行车自行充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