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稻麦收获机无效
申请号: | 92212750.6 | 申请日: | 199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579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国庭;陈胜军;陈文才 |
主分类号: | A01D41/02 | 分类号: | A01D41/02;A01D34/63 |
代理公司: | 益阳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卷书 |
地址: | 41321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麦收 | ||
1、一种小型稻麦收获机,它由现有的水田耕整机配套设计而成。包括柴油机(5)、耕整机(9)、机架(25)、变速箱(28)、割台(13)、输穗板(3)、喂穗器(41)、脱粒器(6)、排草器(8)及输送传动部件,其特征在于在耕整机(9)的主梁顶部设有变速箱(28),与耕整机(9)横向穿置于变速箱(28)并将两端伸出的为中间轴(20)、割脱轴(19)与行走轴(21);机架(25)整体设计为倒v字形的分叉板架,其左块后端两边滑套在割脱轴(19)的两端并连接机座,左块的中部分叉处由上部与柴油机(5)机座右侧连固的挂调杆(22)托挂;机架(25)与割台(13)的前部连为一体伸向耕整机(9)的前方;割台(13)的前上方设有割台齿轮盒(15),盒内前排安置有下端具有相互啮合齿轮,上部伸出盒面的齿轮轴(39)a、b、c、d(顺序由右向左)四个;割台(13)右下方的机架(25)前端设有转向齿轮盒(16),盒内从机架(25)右侧的垂直方向安装具有锥形转向齿轮的割轴(30);小轮轴(38)从纵向安置于割台(13),将下部伸置在转向齿轮盒(16)内,使其下部的锥齿轮(37)与割轴(30)的锥形转向齿轮啮合,将上部伸置在割台齿轮盒(15)的后壳内,使其上部的小齿轮与割台齿轮盒(15)内的齿轮轴(39)a啮合;输穗板(3)紧贴于机架(25)的右块,将前端与割台齿轮盒(15)的壳面相接,将后端与喂穗器(41)的入口相接;输穗板(3)板面由输送轮(4)、输送带(26)分别与割台(13)前部的齿轮轴(39)a、d挂套共同组成Y字形输穗通道;喂穗器(41)、脱粒器(6)与排草器(8)首尾相接,依次设置在耕整机(9)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小型稻麦收获机,其特征在于设置于割台齿轮盒〔15〕的齿轮轴〔39〕a、b、c、d下端齿轮的稍上方沿轴在同一水平均安有呈放射形均匀分布的多把割刀〔14〕;在齿轮轴〔39〕a、b、c、d的上部由上往下均设有护壳〔27〕、轴承〔35〕及并帽〔36〕,在齿轮轴〔39〕a、b、c、d的中部均开有四圈以上的环槽,且齿轮轴〔39〕b、c的环槽由上往下相间安有理草片〔40〕与扶推齿〔1〕,齿轮轴〔39〕a、d的环槽由上往下依次为理草片〔40〕、输送带〔26〕或扶推齿〔1〕、理草片〔40〕、扶推齿〔1〕或输送带〔26〕、理草片〔40〕、输送带〔26〕或扶推齿〔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小型稻麦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安置在齿轮轴〔39〕a、b、c、d的多把割刀〔14〕,其形状为镰刀形。其刃口朝向分别与齿轮轴〔39〕a、b、c、d的旋转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小型稻麦收获机,其特征在于齿轮轴〔39〕环槽的扶推齿〔1〕单个呈圆弧弯曲,头大尾小,由多个扶推齿〔1〕组成轮环。将齿尾朝齿轮轴〔39〕旋转的相反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小型稻麦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割台〔13〕的左右两侧设有呈八字形伸向前方的分禾杆〔18〕,在齿轮轴〔39〕的a与b及c与d之间的割台〔13〕前缘安有V形刃口的定刀〔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小型稻麦收获机,其特征在于输穗板〔3〕尾部的左右侧上方分别设有左右输送轮〔4〕,前右侧偏后设有中间输送轮〔4〕;其左、中、右输送轮〔4〕的中部均沿轴开有三圈以上的环槽,且左输送轮〔4〕的中部环槽由一条输送带〔26〕与齿轮轴〔39〕d中部环槽挂套。右、中输送轮〔4〕偏上偏下的环槽由两条输送带〔26〕同时与齿轮轴〔39〕a偏上偏下的环槽挂套。齿轮轴〔39〕a与中间输送轮〔4〕的中间环槽由助力带〔2〕挂套。共同在输穗板〔3〕板面组成丫字形输穗通道;其左、中、右输送轮〔4〕所安输送带〔26〕的其余环槽相间安有理草片〔40〕与扶推齿〔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小型稻麦收获机,其特征在于输送带〔26〕沿背设有多个其头大尾小,呈圆弧弯曲,将齿尾朝输送相反方向的扶推齿〔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小型稻麦收获机,其特征在于输穗板〔3〕的左右侧板分别从左、右输送带〔26〕的带环中伸出并斜卷其上方为护罩〔10〕,输送带〔26〕附近的输送道两旁分段设有多条压穗弹片〔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国庭;陈胜军;陈文才,未经陈国庭;陈胜军;陈文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1275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