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橡胶履带全地形车无效
申请号: | 92216111.9 | 申请日: | 199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742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1-10 |
发明(设计)人: | 曲文波;李德成;陈凯运;许芳;刘彤;周宝臣;王敏;随勇;矫健;吴秋涛;王福山;崔国敏;张良才;戴学民;王力;褚继波;张井学;常德奎;陆凡;周明;陈全林;董玉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朝阳重型机器厂 |
主分类号: | B62D55/00 | 分类号: | B62D55/00;B60F3/00 |
代理公司: | 朝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讷志清 |
地址: | 122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履带 地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机械,是一种低比压、水陆两栖式特种车辆,适用于石油、林业、盐业、消防、水电、地质勘探等部门在沼泽、沙漠、森林、山地、雪地、水上等恶劣工况下进行牵引、运输和作业。
目前,在上述恶劣工况下进行牵引、运输和作业时,普遍使用现有的一般工程机械、如普通的汽车、拖拉机等给作业带来许多不便,甚至不能完成正常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橡胶履带全地形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这种橡胶履带全地形车由发动机装置、底盘装置、行走装置、操作装置、推进装置、转向装置、液压系统、车厢和浮筒组成。它包括前车体(1)和后车体(15),在两个车体之间由液压转向铰接装置(13)连接,在前车体(2)中,发动机(4)通过液力变矩器(5),自动换挡变速箱(8)、分动箱输入传动轴(10)连接分动箱(12),分动箱(12)(向前传递)通过前传动轴(7)、差速器(18)、轮边驱动轴连接驱动轮(3),分动箱(12)(向后传递),通过后传动轴、后差速器、后轮边驱动轴连接驱动轮(14)。行走装置由驱动轮、台车、橡胶履带及悬挂装置组成,驱动轮通过履带带动行走轮运行。在后车体(15)上安装有螺旋浆式推进装置(1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转向铰接装置(13)由铰接机构和液压转向系统组成。前支承(19)与前车体(2)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并与铰接座(20)铰接,铰接座(20)与扭梁(23)一端铰接,扭梁(23)另一端与后支承(25)铰接,后支承(25)又与后车体(15)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缓冲油缸(24)一端连接铰接座(20),另一端连接后支承(19),转向油缸(21)、(22)活塞固定在前支承(19)上,缸体固定在铰接座(20)上,扭梁(23)由M型梁与两侧板铆接而成。
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冷却是通过封闭风道来实现的,发动机及传动系统都在封闭风道内。风道进风罩(26)在车厢的顶部并可转动,进风罩(26)与车厢前部风挡玻璃组成的风道(27)连接,并通过由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封闭罩(29)与前车厢底面(28)组成的封闭风道与前车厢后面的排气窗(30)连接。
推进装置(17)由螺旋浆、限力箱、提升架、推进马达,提升油缸组成。提升架(35)一端安装在后车厢上,另一端固定限力箱(33),限力箱(33)由箱体(38)、轴承(37)、油封(43)、轴承盖(42)、调整垫片(41)、挡油环(39)组成。推进轴(44)一端由限力箱(33)支承,并与马达(34)通过键连接,另一端通过键与叶片(32)连接,叶片帽(45)把叶片(32)固定在推进轴(44)上,叶片(32)外侧罩有叶片罩(40),油缸(36)安装在后车厢上,其活塞与提升架(35)连接。
橡胶履带由导向齿、带体、金属骨架组成,导向齿(46)用螺栓连接在带体(47)上,金属骨架(48)粘接在带体(47)上,然后经橡胶硫化在一起,组成橡胶履带,行走轮在导向齿(46)之间滚动,金属骨架(48)与牵引轮啮合。
橡胶扭簧安装在履带架上,通过曲臂和行走轮连接,其具体结构是橡胶体(50)粘接在金属外套(49)和金属内套(51)之间,外套(49)的内径和内套(51)的外径加工有槽。
车厢结构采用高强轻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分别成型六面,对接组合、厢体两侧面和上面采用泡沫塑料夹芯结构,车厢没有四个门,门的结构也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及泡沫夹芯结构,车门与车厢之间采用气囊式密封,车厢顶部开有出口,出口盖(31)也采用泡沫塑料结构,在车厢有关联接处预埋钢制件。
浮筒(1)由上体(52)、下体(53)、浮筒支座(54)和连杆支座(55)组成,浮筒上体和下体固定在一起,浮筒内充满泡沫塑料,中间有预埋钢板件,浮筒支座与车厢通过销轴连接,连杆支座与车厢顶部的浮筒吊架(56)通过销轴连接,油缸(57)推动连杆(58)实现浮筒的收放。
附图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示意图,其中(1)、(16)浮筒,(2)前车体,(3)、(14)驱动轮,(4)发动机,(5)液力变矩器,(6)车门,(7)传动轴,(8)变速箱,(9)驻车制动,(10)输入轴,(11)连轴器,(12)分动箱,(13)液压转向铰接装置,(15)后车体,(17)螺旋浆式推进装置,(26)进风罩。
图2是图1的正面示意图,其中(56)浮筒吊架,(57)油缸,(58)连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朝阳重型机器厂,未经朝阳重型机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161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