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激光干涉调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2224920.2 | 申请日: | 199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178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凤林;刘铁根;武进田;赵彤;蔡怀宇;靳永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7/28 | 分类号: | G02B7/28 |
代理公司: | 天津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镇华 |
地址: | 30007***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干涉 调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元件,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是关于激光干涉调焦装置的。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调焦技术的应用日益扩大。目前的调焦技术很多,按其原理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光电调焦,另一类为气动调焦。
1986年第1期的《光学仪器》杂志上公开了“轮廓光电自动调焦系统”一文,该文介绍了一种调焦方案。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光源通过聚光镜以平行光照明轮廓分划板,通过反光镜、物镜,经硅片反射,成像于物镜的物面上,然后通过10倍物镜,经振子将直流信号转变成交流信号,再成像在光电头的接收面上。上述技术方案的不足之处是,精度较差,对光电信号处理比较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激光干涉原理设计的调焦装置,该装置精度高,灵敏度好,对光电信号处理较为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调焦装置,包括电源[1]、准直镜[3]、物镜[6]、反射面[7]、接收面[13],所述光源[1]采用激光管,扩束器[2]设置于激光管[1]和准直镜[3]之间;来自准直镜[3]的平行光束经分束器[10]反射或透射后到达分束器[9],经分束器[9]分为两束平行光,一束透过分束器[9],经反射镜[8]由原光路返回;另一束经分束器[9]反射后透过物镜[6],入射到反射面[7]上,再经物镜[6]、分束器[9]返回;上述返回的两束光经过分束器[10]后到达接收面[13]。
在分束器[10]与接收面[13]之间还可设置透镜[11]。在透镜[11]和接收面[13]之间,或者在扩束镜[2]和准直镜[3]之间还可设置针孔滤波器[12];在接收面[13]之前必要时也可设置分束器[14]和接收面[1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调焦装置的光路图,示出两种设计方案。
在图中,[1]为激光管,可采用氦一氖激光器作为光源。[2]为扩束镜,[3]为准直镜,[4]为标板,[5]为辅助物镜,[6]为物镜,[7]为反射面,[8]为反射镜,[9]和[10]为分束器,[11]为透镜,[12]为针孔滤波器,[13]为接收面,[14]为分束器,[15]为接收面。
标板[4]、辅助物镜[5]、物镜[6]和反射面[7]组成需要调焦的主光路,若[7]为反射面(像面)时,则[4]为标板(物面)。反之也可以是[7]为物面,[4]为像面。扩束镜[2]、准直镜[3]、物镜[6]、反射面[7]、反射镜[8]、分束器[9]和[10]组成了干涉光路。
调焦时,激光管[1]所发出的激光束,经扩束镜[2]扩束,通过准直镜[3]产生平行的激光束,经分束器[10]反射后偏转90°角传播,或者经分束器[10]透射后传播,在分束器[9]处分为两束光,一束光透过分束器[9]经反射镜[8]反射后沿原光路返回,再经过分束器[10]入射到接收面[13]成为参考光。接收面[13]可由光电接收器件或取景屏构成。另一束光经分束器[9]反射,偏转90°角,传输到物镜[6]聚焦成像在反射面[7]上,经反射面[7]反射后沿原光路返回,再经分束器[9]反射偏转90°角,形成物光与参考光相干涉,在接收面[13]上可接收到干涉条纹。干涉条纹的形状与调焦状态有关。离焦时,干涉图为牛顿环状的亮暗相间的一系列同心环。当像面趋近物镜[6]焦面时,干涉环半径和相邻环间距逐渐变大,变宽,像面正好位于焦面时,干涉环消失,视场亮度变成均匀的。
根据上述干涉条纹变化情况,就可方便地对主光路的调焦状态进行判读。这种判读既可在取景屏上由人眼进行,也可由微机通过光电转换自动进行。
必要时,还可设置透镜[11],用以控制图形视场大小,可使光束在焦点上滤波。若增设针孔滤波器[12],有利于去掉高频散斑。
还可设置分束器[14],用于把干涉光束分成两束接收光学图形,分别在接收面[13]和[15]上被接收,可对调焦状态进行监视。
下面给出一个实施例,以便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了解。
光源[1]采用小型的氦一氖激光管。扩束镜[2]采用25倍显微物镜。准直镜[3]的焦距为156毫米。辅助物镜[5]的焦距为156毫米。物镜[6]的焦距为6.25毫米。分束器[9]的透反比为4:6。分束器[10]和[14]的透反比均为5:5。透镜[11]的焦距为80毫米。针孔滤波器[12]的直径为100微米。接收面[13]和[15]分别为512×1线阵CCD和取景屏。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照像摄影系统、显微缩排与照像系统、微电子工业中的照像制版系统、机器人视觉系统等领域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49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荧光灯用高频电子镇流器
- 下一篇:电动鞋底除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