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高压隔离式霍尔效应位移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92238485.1 | 申请日: | 199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888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9-08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军;杨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7/02 | 分类号: | G01B7/02 |
代理公司: | 浙江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隔离 霍尔 效应 位移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直接测量位移的可变磁阻传感器。
在国内外现有技术领域中,同类型位移传感器有耐高压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和滑杆式位移传感器。耐高压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其密封性能虽好,但其体积大,制造工艺复杂,后处理电路复杂,制造调试较为困难;滑杆式位移传感器虽结构简单,无需后处理电路,但因存在摩擦,触点和碳膜片寿命较短,故可靠性差,而且由于引线和密封问题较难解决,因此该传感器在重要场合使用以及使用频繁的场合必须定期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采用导磁体芯棒在封闭式外导磁体隔离罩内作轴向运动,从而改变线性霍尔电路表面的磁感应强度来测量位移,解决在高压、大位移环境下,具有高频响、高精度、结构简单,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有装在非导磁体密封隔离套内的导磁体滑动芯棒,在非导磁体外壳内的隔离套上装有二块导磁体,在二块导磁体下端形成的间隙内,左、右分别装有磁钢和霍尔元件、放大器电路。测量位移时,导磁体滑动芯棒在封闭式非导磁体隔离套内作轴向移动,从而改变线性霍尔元件表面磁感应强度,霍尔元件输出电压的变化量与表面磁感应强度变化量成正比,输出电压经放大器电路放大后,输出正比于位移的电压值。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是,由于芯棒在封闭式的隔离套内作轴向运动,改变霍尔元件表面磁感应强度,输出信号经放大后,输出正比于位移的电压值,因此具有强的抗干扰能力、高频响、高精度,并且结构简单,使用可靠,适用于高压容器内的液面、大位移检测。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本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芯棒未进入隔离套孔内时的磁回路;
图3.单霍尔元件磁场分布;
图4.双霍尔元件磁场分布;
图5.芯棒进入隔离套孔内时的磁回路;
图6.单霍尔元件放大器电路原理图;
图7.双霍尔元件放大器电路原理图。
如图1所示,非导磁体密封隔离套2内装有导磁体滑动芯棒1,非导磁体外壳4内的隔离套2上装有二块导磁体6,在二块导磁体6下端形成的间隙内,左、右分别装有磁钢5,和霍尔元件7(可用单霍尔元件7′或双霍尔元件7′、7″),放大器电路(可用放大器电路9或再加前置放大器电路8),并用左、右端盖3、10封住,引出线12安装在右端盖10上,用硅橡胶等粘合剂粘合。外壳4通过紧固螺钉13通过在二块导磁体上端形成的间隙将隔离套2固定。放气塞11用于初装时使隔离套2内气体排出,该塞也可不用。
由于芯棒1与霍尔元件完全隔离,所以在高压环境下,传感器本身不存在密封、泄漏问题,而且位移量范围很大;如图2所示,当芯棒1处于最左端时,磁钢5、二块导磁体6、霍尔元件7形成封闭磁路,磁钢5N极经导磁体6(前)、霍尔元件7和间隙B、导磁体6(后)、磁钢S极形成回路,此时φA≈0,霍尔元件表面磁通密度最大,φH≈φt-φB,霍尔元件处于一个预置的磁场之中。式中:φA——轴孔处的磁通量;φB——二块导磁体上端间隙B处的磁通量;φH——通过霍尔元件处的磁通量;φt——磁钢表面处的磁通量。
采用单霍尔元件7′放置在N→S磁场之中,如图3所示,当N磁通密度增加时,霍尔元件7′输出电压增加,反之输出电压减小。用图3放置霍尔元件,温度补偿仅在放大器电路中进行。若采用双霍尔元件磁极对置法,则此时霍尔元件输出最大电压值,因将霍尔元件7″S极和7′N极置于N→S磁场之中,如图4所示,当N磁通密度增加时,霍尔元件7″S极输出电压减小,霍尔元件7′N极输出电压增大,差值电压△V增大。如N极磁通密度减小时,霍尔元件7″S极输出电压值增加,霍尔元件7′N极输出电压值减小,差值电压△V减小。温度补偿还能在霍尔元件电路中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84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