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防倒退和省力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101284.8 | 申请日: | 1993-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57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汝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黔东南州实用科技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00 | 分类号: | B62D6/00;//B62D1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6000 贵州省凯***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倒退 省力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一种改进提高非机动车的装置,特别是一种能使非机动车重载上坡防止车辆倒退和人畜驾车省力的装置。
现有非机动车的运载能力很大程度受坡度限制,有时常被几尺陡坡堵住去路,如果事前估计不足运载超量,车至半坡上不去时,常常引发车辆倒退造成严重事故。长期以来,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因坡受堵和上不去的危险,只知采用传统方法,即事前减少吨位或者车辆行至坡前另求他人帮助,如此方法既不经济又不方便。本发明即为解决上述而设计的。
本发明的任务是:为非机动车提供一种防倒退和省力装置,以实现车辆全程满载,克服因坡受阻,防止重载上坡非正常倒退,人畜驾车上坡省力。
实施发明的方案是:立足非机动车的现有结构型式,尤其是它的固定式车轴结构,同时对其车轮轴壳或轮辐作局部改进,借鉴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年12月修订版《机械设计手册》上册第二分册1213页所介绍的有关单向闭锁作用的“超越离合器”原理,组建一套能够可靠地将这种单向闭锁作用进行传递和断开的离合传动机构。因此,本发明车辆防倒退和省力装置主要包括单向闭锁机构和离合传动机构两大部份。
本发明将满足以下要求:
1、可用本发明对现有旧非机动车进行改造,同时按本发明生产新车,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2、实施本发明后按平坦路面满载的非机动车上坡时,不会再出现因坡受阻现象,也不会再发生重车在陡坡中途倒退危险。
3、实施本发明的非机动车可以在陡坡中途任意停歇而不必使用刹车或其他,同时具有这种超越离合器原理的闭锁机构可保证车辆在由停到止的极短过程中,车辆倒退角度不大于1°。
4、非机动车原有的正常运转性能不因实施本发明而受到干扰或影响,相反却改善了车辆在坡道上起步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5、本发明之组成部件“离合传动机构”能够充分满足随时将闭锁作用接入或断开。
6、充分利用本发明的特性,人畜可采用一种独特的驾车方式,保证非机动车重载上坡畅通无阻,驾车省力。
下面,根据附图中描述的一个实施例来解释发明。(为叙述方便,以下对本发明简称“装置”)
图(1)是在一辆一轴两轮非机动车两侧安装左、右装置的水平视图。
图(2)是左装置局部剖视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图(3)、(4)、(5)、(6)、(7)是图(2)各主要零件的具体视图及特征。
图(8)是图(2)零件在车轮上安装视图。
图(9)是改进轴壳(花鼓筒)与接盘铸为一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如图(1)所示,在一辆具有一轴两轮的非机动车轴18两端,分别各装一套左装置和右装置,其中左装置的牙形齿9与接盘10处于非啮合分离状态,此时“闭锁”对左轮19不起作用,它可以任其正反转动;右装置的牙形齿与接盘则处于啮合状态,其闭锁正在起作用,右轮20只能朝一个方向转动,另一方向则如刹车一样禁止该车轮转动。
如图(2)所示,单向闭锁机构主要由棘轮7、螺旋弹簧6、滚柱5、环形套4、端盖8和档圈11组成;离合传动机构则包括离合套12、双头螺柱1、蝶形螺母2、垫圈3、牙形齿9和接盘10。
如图(2)、图(3)、图(4),左装置和右装置的唯一差别仅在于棘轮7延长柄之延向不同,前者之棘轮柄13向右,后者之柄14向左。在两延长柄的端部都有定位槽25,车轴18两端均钻有与定位槽相对应的安装孔,以利螺栓17直穿此槽此孔将棘轮7固定在车轴18上。
图(3)、图(4)所示棘轮7的圆柱面上有三个断面形如半弓的缺口24,其径向侧壁有弹簧座孔23。如图(2)自由套在棘轮7柱面上的环形套4将这些缺口和弹簧孔全部覆盖,其柱面两端又有端盖8和档圈11将缺口完全封闭成三个独立空腔26,在每个空腔和弹簧座孔内各置一粒滚柱5和一只螺旋弹簧6,弹簧直接控制滚柱的活动范围及位置,静态下弹簧张力将滚柱推向空腔26的狭窄处,使原来可在棘轮上自由转动的环形套4,此时被滚柱楔紧在某位置上,即环形套受控在某一方向上不能再转动,这就形成所谓单方向闭锁,如果需要环形套从闭锁状态脱开后朝另一方向转动,则必须对环形套施以能抵销弹簧作用的反向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黔东南州实用科技开发公司,未经黔东南州实用科技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12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