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疗保健山杏及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3101925.7 | 申请日: | 1993-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72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3-16 |
发明(设计)人: | 田后谋;姚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后谋 |
主分类号: | A23L1/212 | 分类号: | A23L1/212;A23L1/29;A23L1/48;A23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疗 保健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食疗保健功能的山杏及加工方法,是一种保健食品和保健食品的加工技术。主要是在山杏肉的加工中,加入了香料和中草药,制成具有食疗保健、强化抗癌防癌、味美可口的山杏肉系列产品。
我国是一个具有丰富山杏资源的国家,尤其是在一些山区,由于其环境的空气、土壤、水质洁净,无“三废”污染公害。每年产出大量优质的山杏。山杏含有很高的营养成份,杏肉含蛋白质、脂肪、有机酸、维生素、尼克酸和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及17种氨基酸,还含有糖类、胡萝卜素、绿原酸、焦性儿茶酚类、黄酮类、B17等。具有很高的食疗保健价值,有抗癌防癌作用。但山杏肉味道涩、过酸,食用性差,使得山杏肉基本上全部烂在山上。山杏肉腐烂后仅有的核杏仁和羊食杏回圈吐出的核仁60%被利用。虽然人们对家栽杏肉可以加工成杏脯、蜜饯等食品,但由于山杏肉不同于普通杏肉,所以,用加工杏肉的传统方法加工山杏肉,仍不能使山杏肉达到味美适用的效果,而且没有食疗保健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山杏的自然资源,提出了一种加入中草药料理的科学加工方法,以生产出一种味美可口,具有医疗保健的果味佳品-食疗保健山杏。
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特征是:将选择好的山杏肉放入糖液中煮制并浸渍一定时间,为了使山杏肉能脱涩、降低酸度,采用在甘草煮的料液中,加入糖、精盐构成的糖液中煮制和浸渍杏肉。然后将杏肉捞出沥干水分,进行烘烤。用于煮制和浸渍的次数可视具体情况而定,若是鲜山杏肉或过份成熟的山杏干,多采用一次煮制浸渍。
用于煮制的糖液,可以是在甘草液中加入香辛料,再加入糖构成。
用于煮制的糖液,还可以是在甘草液中加入香辛料和中草药后再加入糖构成。加入的香辛料可以是八角、茴香、花椒、桂皮、陈皮、砂仁、豆蔻、丁香的全部或其中某些成份。
加入的中草药可以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使制成的山杏肉具有强化抗癌防癌的功效。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思想技术特征是:由于山杏肉中含有吞食癌细胞的维生素B17,而杏仁中含有大量杀灭癌细胞的苦杏仁甙,二者合力进攻癌细胞,必然大大增强抗癌功能,所以,将杏仁脱苦后,用杏肉包住形成包仁,然后将包仁后的杏肉放入料液中煮制和浸渍,再烘烤整形。
现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甘草杏肉的加工,是先将甘草煮沸20~30分钟,滤去药渣,加入糖煮沸后放入山杏干再煮沸7~10分钟,连同糖液浸渍20~24小时,捞出杏肉,沥去水份,在50~90℃下烘烤4小时。
实施例2:维他多味山杏肉的加工,是将适量的香辛料,选择八角、茴香、花椒、桂皮、陈皮、砂仁、豆蔻、丁香八种原料,放入煮制的甘草汤中,煮制20~30分钟过滤,加入糖煮沸后,将清洗好的山杏干放入再煮制与浸渍,最后在50~90℃之下烘烤4小时。
实施例3:强化抗癌山杏肉的加工,是将香辛料八角、茴香、花椒放入甘草汤中煮沸20~25分钟,然后加入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再煮沸15~20分钟,过滤后,加糖到一定浓度煮沸后,放入杏肉,再煮7~10分钟,浸渍20~24小时,然后烘烤。
实施例4:怪味杏肉的加工,基本与上相同,只是料液的配制是用甘草、辣椒、白胡椒、茴香、八角、生姜和精盐,采用二次糖煮和浸渍。
实施例5:爱子多维杏是对包仁的发明技术的实施,先将杏仁脱苦处理,然后用杏肉将一整粒杏仁包住,在甘草汤中加入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外,并加入例2的八种香辛料和精盐,然后放入煮沸的糖液中煮沸10分钟,浸渍12小时,沥出后,再放入加大了浓度的糖液中煮沸7~10分钟,浸渍12小时,捞出沥干,烘烤成型,一般在65℃2小时,80℃2小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用香辛料或中草药煮制、浸渍的山杏肉,具有很强的药疗保健功能,味又佳美。另外,本发明的产品原料是营养丰富的、无污染的、尚未开发利用的野山杏,资源丰富,可以为山区的致富作出贡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后谋,未经田后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19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