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植物蛋白保健食品制法在审
申请号: | 93103977.0 | 申请日: | 199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33A | 公开(公告)日: | 1994-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汉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汉臣 |
主分类号: | A23J3/14 | 分类号: | A23J3/14;A23J3/20;A23L1/29;A23L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植物蛋白 保健食品 制法 | ||
本发明复合植物蛋白保健食品制法,涉及了食用蛋白源工程及其产品;以大豆、豆粕作原料,同时选用低脂肪、高蛋白、高纤维、富营养元素的其他豆类、其他油粕、菌藻类、果蔬类及海生植物,经科学配方和简易且先进的工艺方法,制作出灭酶无腥、无毒、可口美味多品种的营养保健型植物蛋白食品。
目前国内外蛋白食品分为动植物两大类,尤以动物蛋白质最优,但内含过量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利弊兼有,其弊造成了严重的“富贵病”之一即:高血脂、心脏病、动脉硬化、肺胖症等,而植物蛋白食品能与动物蛋白比美的,目前仍属大豆蛋白,其蛋白质不仅含量高于肉、鱼、蛋、奶,十八种氨基酸都有且含量高,没有胆固醇,其脂肪是,人体易吸收的不饱和脂肪酸,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大豆原料的脂肪,含量仍较高,达16%以上。大豆制品如有名的保定豆腐皮含蛋白质虽高达57.8%,但脂肪也高达22.8%,同时将大豆中的15.5%的纤维几乎降至为零;又如合肥腐竹皮含蛋白56.6%,脂肪高达26.3%,纤维却为零;北京膨化豆粕是从制豆油的粕中制取的大豆蛋白“人造肉”食品,虽然脂肪已降至0.7%,纤维仅有5.7%,蛋白含量维持了大豆的原水平36%左右,但因其蛋白质已变性,人体仅能吸收消化65%左右,仍不甚理想;另外,大豆本身有腥味和对人体有害的酶难于脱灭,如饮用豆浆常发生食物中毒事故;近几年国内出现新兴豆制品-大豆蛋白块,其营养价值及口味比传统豆腐、豆干等制品改善了很多,其蛋白含量高达30%左右,吸收消化率可达90%以上,但其脂肪含量仍高达24%以上;而纤维却为零;另外,目前制取植物蛋白食品的原料较单一;因此急需开发新蛋白源,以多种原料、复合配方,采用先进且简易的工艺,生产出脱腥灭酶低脂肪、高蛋白、高纤维、无胆固醇、无饱和脂肪酸,富含十八种氨基酸、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人体消化吸收率高的植物蛋白营养保健系列食品。
本发明复合植物蛋白保健食品制法的目的,就是从消除人类目前患“富贵病”的饮食根源的基点出发,发挥大豆优质蛋白的优势的同时,开发和选用含蛋白高、纤维多、脂肪低的多种豆类、多种油粕(如葵花籽粕等)、菌藻类、果蔬类为新原料,而生产出低脂肪、高蛋白、高纤维、无胆固醇、无饱和脂肪酸,富含氨基酸、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原料、多品种的复合植物蛋白营养保健食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汉臣,未经李汉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39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封闭式节能电压互感器
- 下一篇:用硅灰石合成白炭黑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