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无效
申请号: | 93106072.9 | 申请日: | 199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06C | 公开(公告)日: | 1999-02-10 |
发明(设计)人: | 细谷和树;门浩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26 | 分类号: | B23P15/2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 ||
1.一种制造热交换器的集流管的方法,所述的集流管上具有多个用于容纳热交换器管子的连接孔和至少一个用于在所述的集流管中折转热介质的隔板,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在所述的集流管上加工一个槽口;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槽口上加工一个向外伸出的固定件;
将所述隔板的至少一部分插入所述的槽口中;
以及向内弯折所述固定件以便牢固地连接所述隔板的至少一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用一种钎接材料包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其形状大致为圆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大致垂直于所述集流管的轴线定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流管上的所述槽口由一冲头形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步骤还包括将所述槽口扩大的步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通过在其内插入一个模子而被扩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模子插入所述槽口中时,所述槽口的两端向外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步骤包括用一工具将两端向内弯折使所述端部盖在所述集流管的至少一部分上的步骤。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被扩大时,形成一对径向的突出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的突出部形成所述的固定件。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将一个工具靠近所述集流管定位的步骤,所述的工具具有一个大致对应于所述集流管的外表面的工作表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工具朝着所述集流管移动的步骤,直到所述固定件盖在所述隔板的至少一部分上为止。
14.一种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包括:
一台压缩机;
一个位于所述压缩机后面的冷凝器;
一个位于所述冷凝器后面的贮液器;
一个位于所述冷凝器后面的膨胀元件;
以及一个位于所述膨胀阀后面的蒸发器;
所述的冷凝器还包括:
一个第一集流管;
一个与所述第一集流管隔开的第二集流管;
一个在所述集流管之间形成的热交换区域;
一个在所述集流管中至少一个上形成的槽口;
一块插入所述槽12中的隔板;
以及从所述槽口伸出用于将所述隔板牢固地固定在所述槽口中的固定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在所述集流管上的所述槽口相对侧形成的一条槽,所述隔板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的槽中。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口还包括一对相对的端部,所述的固定件包括从该对相对端部伸出的相应突出部分。
17.一种用于热交换器的集流管,包括:
至少一个在所述集流管的所述表面上形成的槽口;
一块插入所述至少一个槽口中的隔板;
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槽口伸出用于将所述隔板牢固地固定在所述至少一个槽口中的固定装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条在集流管的所述的至少一个槽口的相对侧形成的槽,所述隔板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该条槽内。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槽口还包括一对相对的端部,所述固定件包括从所述相对端伸出的对应突出部。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多个在所述集流管上形成的槽口,每一个槽口内插入一块隔板,所述的隔板用从所述槽口伸出的固定件固定在所述槽口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电有限公司,未经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607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