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枣果肉果汁及其制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3106281.0 | 申请日: | 199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79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1-26 |
发明(设计)人: | 叶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成 |
主分类号: | A23L2/04 | 分类号: | A23L2/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果肉 果汁 及其 制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枣果肉果汁及其制做方法,特别地,涉及由鲜枣果实制成的果肉果汁及制做这种果肉果汁的方法。
枣(Zizyphus jujuba),系鼠李科的一个属系,其种及变种很多,均适合于本发明目的。枣主要出产在中国,果实味甜,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在以往的加工技术中一般都是利用枣的果实整体制做成干枣,蜜饯或搅磨成枣泥供食用。枣肉中由于维生素及花青甙含量较高,极易被氧化褐变,故以往的枣类制品均呈黑褐色,且氧化后的上述物质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使枣的营养价值降低很多。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枣果肉果汁,它具有与鲜枣果实相同的色泽,气味和味道,及提供一种制做这种果肉果汁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用下述方法来实现。
将成熟的鲜枣果肉用2%的食盐水浸泡1至2小时,目的在于利用食盐的钝化作用降低果肉的氧化速度,同时起到一定的消毒杀菌作用;浸泡后的果肉置入蒸汽环境中常压下蒸煮至果肉充分软化为止,目的在于给以后的加工带来方便,而且加热可破坏果肉中的过氧化酶,首先消除了来自果肉自身的氧化物质,又破坏了果肉中尤其是果皮中所含的花青甙物质,消除了受外界氧化褐变的可能,同时,蒸煮时的高温,又使果肉中的部分多糖转变成易于被人体吸收的单糖,果胶质也充分被溶解出来,使果肉中的营养物质更易被人体消化;经蒸煮后的软化果肉进行打浆处理,即将果肉打碎成糊状物,加入三倍量的水,成为一种半沉淀的果浆;将果浆过滤去除果皮及果核;去除果皮及果核的果浆中再加入0.1%左右的L-抗坏血酸(维生素C)粉剂,目的是利用其强氧化还原性质保护果肉中其他成份不再被氧化;将上述所得果浆经研磨,至果肉颗粒小于1μm为止,目的是这种粒径的颗粒能稳定地悬浮在浆液中不产生沉淀,同时,达到这种粒径,已使果肉细胞基本被破碎,细胞质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和芳香成份可充分溶解在浆液中;将研磨后的果浆进行均质处理,使之果肉粒径均一一致,性质稳定;然后,将所得果浆进行真空脱气,去掉其中溶解的大部分气体,以进一步排除果肉被氧化的可能;最后,经热交换降温,即得到本发明所述的果肉果汁成品。
经以上方法得到的果肉果汁,具有与鲜枣果实完全一样的色泽、气味和味道,饮用方便,经杀菌消毒处理后可长期保存、运输。
下面介绍一种达到本发明目的的实施例。
步骤1,浸泡:将新鲜的枣果实去核后浸入2%的食盐水溶液中浸泡1-2小时;
步骤2,蒸煮:将浸泡后的果肉放入夹层蒸锅内通入热蒸汽常压下蒸煮至果肉完全软化为止;
步骤3,打浆:将软化后的果肉放入打浆机打浆,使果皮、果核与果肉分离,果肉成为糊状物,然后加入2-3倍量的水,搅匀后成为半沉淀状态的果浆;
步骤4,过滤:将果浆通过离心分离机分离果肉与残余果皮及果核,将果皮及果核去除;
步骤5,加抗氧化剂:将果浆量0.1%的L-抗坏血酸(维生素C)粉剂加入果浆搅匀;
步骤6,研磨:将果浆置入胶体磨中研磨,直至果肉颗粒粒径小于1μm为止,成为一种呈稳定均匀状态的浆体;
步骤7,均质:将果浆通入均质机,使果浆中的果肉颗粒均一一致,性质稳定;
步骤8,脱气:将果浆置于负压容器中,用抽真空的方法使果浆中的气体全部逸出;
步骤9,热交换:将果浆通过热交换器降温至常温,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枣果肉果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成,未经叶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62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民用液体燃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高效吸附水处理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