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凹凸成形层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3109450.X | 申请日: | 199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620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06 |
发明(设计)人: | 中西干育;高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铃木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3B13/22 | 分类号: | A43B13/22;A43B13/26;A43B13/4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松龄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凸 成形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是有关为以防滑性为目的运动鞋底设置的有凹凸花纹的层状材料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有关谋求提高防滑性和美学性的凹凸成形层及其制造方法。
现有的在排球、网球、赛马等体育运动中所使用的运动鞋,为了使其轻便和能吸收冲击力,而把其直接与地面接触的鞋底最下层的外底用高密度的海绵和实心橡胶制做,并且其上层是一片或多片轻的,有良好缓冲性的EVA(聚烯烃塑料)海绵重叠在一起而构成,并已尝试将鞋底做成多层构造。
虽然这些实心橡胶和高密度的海绵因为质地较硬在耐磨性和与地面的把持力方面能发挥良好的效果,但由于重量较重,因而在轻量化方面存在困难。
因此最近已提出对鞋底的底层以及各种鞋底的成型方法加以改进。例如日本特许公开平1-310601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把无纺布片上的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皮膜和制成防滑突起前的液态聚氨酯混合物放入模具中,然后使其热硬化而结成一体的方法。而且,本申请人还根据在无纺布上以密接状态放置孔版,并在孔版中注入含增稠剂的聚氨酯合成橡胶,再经刮浆处理后,进行加热硬化,而对于形成压花层的方法则提出了以“压花层的制造方法”(特愿平4-185922号)为首的多个申请。
然而如上所述利用对底层的改良来提高防滑性是很有限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滑性有必要对鞋底上所形成的凹凸花纹的高度,接地面积或者接地的形状及花纹的配置等其它的因素进行考察,但要满足这些条件势必会使凹凸花纹的形状变得更复杂,如果按上述的特开平1-310601号公报那样用模具进行成型的话,则将使模具成本大幅度地提高。
如果按照本申请人的上述特愿平4-185922申请所公开的只用一个孔版来形成凹凸花纹的方法,则只适用于形成比较简单形状的凹凸花纹,而不适合形成上述那样复杂的凹凸花纹。
另外,在运动鞋鞋底上制做凹凸花纹,一般是用相同的底做成整体的情况为多,为此从提高上述防滑性和美学性的观点来看,可考虑在局部上做成不同形状的凹凸花纹,然而因上述制造上的原因,已有技术完全没有进行这样的尝试。
本发明考虑了这样的背景,通过使用多个孔版,分阶段形成凹凸花纹,从而按照上述防滑性及美学性的要求而尝试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凹凸成形层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凹凸成形层,包括:一底层件;及配置在所述底层件上具有预定形状的凹凸花纹;所述凹凸花纹包括多组花纹要素,每一组花纹要素中的各花纹要素,彼此之间至少其大小、形状及特性中之一是互不相同的;每一组花纹要素中的所述各花纹要素在每组花纹要素中是相互层叠,形成至少两层,每组花纹元素粘接在所述底层件上。
本申请所涉及的发明的凹凸成形层的优选实施例是在鞋底下层上制成作为外底的凹凸成形层。
本申请所涉及的发明的凹凸成形层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是将上述凹凸花纹的接地面全部成形为呈凹陷状,而且使接地面的周边部分与上述凹凸花纹的侧面呈锐角。
进而,本申请所涉及的发明的凹凸成形层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是对上述凹凸花纹构成的各花纹要素而言,至少在花纹要素的上下面之间可以施以不同的配色。
另外,本申请所涉及的发明的凹凸成形层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是上述凹凸花纹可以通过改变各花纹要素的大小,或使大小及形状两方都不相同而形成多段形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凹凸成形层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合成橡胶液体原料注入形成在一孔版上的多个孔部中;对合成橡胶液体原料进行刮浆处理;及使合成橡胶液体原料硬化;使所述孔版包括至少两个孔版,其中包含一基底侧孔版和一接地侧孔板,每个孔板上各形成有具有相应预定形状和图案的通孔形式的孔部;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将底层件设置在基底上;将基底侧孔版放置在底层件上;将合成橡胶液体原料以预定量注入基底侧孔板的孔部中,进行刮浆处理,并使其半硬化,从而形成一基底层;将接地侧孔版放置在所形成的基底层上;将合成橡胶原料以预定量注入接地侧孔版中,进行刮浆处理,使其硬化至足以将合成橡胶液体原料从接地侧孔板中脱出的程度,从而形成一接地层;在形成接地层之后,顺序将孔版脱去,由此得到一在底层件上粘接形成有预定形状的凹凸花纹的接合件;以及将该接合件充分硬化以形成凹凸成形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铃木总业株式会社,未经铃木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94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含有抗菌金属的抗菌材料的方法
- 下一篇:杀微生物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