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及乳糜尿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3110506.4 | 申请日: | 1993-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79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02 |
发明(设计)人: | 熊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K31/35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南京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龙鑫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原发性 肾小球 疾病 乳糜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黄蜀葵花总素的提取方法,包括下列工艺过程:
(1)将黄蜀葵花用70%-95%的乙醇回流,取其滤液;
(2)然后减压回收乙醇,获取黄蜀葵花醇提物;
(3)在黄蜀葵花醇提物中去除杂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黄蜀葵花醇提物中去除杂质的工艺过程为,将黄蜀葵花醇提物静置冷却至室温,去除表面不溶物,或加3~5倍量水,冷藏,过滤。
2、根据权利要求1规定的黄蜀葵花总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含有黄蜀葵花的前处理工艺过程,即只选取黄蜀葵花的花冠部分,用其作为提取黄蜀葵花总素的原料。
3、一种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及乳糜尿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含有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获得的黄蜀葵花总素。
4、根据权利要求3规定的治疗肾小球疾病及乳糜尿的药物,其特征是还配合辅助剂,作为药物活性成分的黄蜀葵花总素与辅助剂的种类及配比为:
a、黄蜀葵花总素20%~50%,糊精或淀粉50%~80%;或
b、黄蜀葵花总素40%~50%,黄蜀葵花细粉末50%~60%;或
c、黄蜀葵花总素20%~50%,蒸馏水或去离子水50%~80%。
5、黄蜀葵花总素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获得的黄蜀葵花总素为药物活性成分,直接或与药学上通常用于该类制剂的固体或液体混合制成适宜的剂型。
6、根据权利要求5规定的黄蜀葵花总素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为:
a、糊精或淀粉,将黄蜀葵花总素与糊精或淀粉按1∶1~1∶4混合,以已知方法干燥,粉碎,制粒;或
b、黄蜀葵花细粉末,将黄蜀葵花总素与黄蜀葵花细粉末按1∶1~1∶1.5混合,以已知方法干燥,粉碎,制粒;或
c、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将黄蜀葵花总素与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按1∶1~1∶4混合,以已知的方法灌装,灭菌;或
d、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将黄蜀葵花总素与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按1∶1~1∶4混合,用活性炭去鞣质,调至等渗,PH中性,以已知的方法灌装,灭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学院,未经南京中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050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