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钢内包头及其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93111503.5 | 申请日: | 199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00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宁生 |
主分类号: | A43B23/16 | 分类号: | A43B23/16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夏平,柯惟中 |
地址: | 210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钢 包头 及其 生产工艺 | ||
1、一种玻璃钢内包头,其特征在于它以间苯型不饱和聚脂为主要原料,添加低收缩添加剂、偶联剂、固化剂、内部脱模剂、增稠剂和氢氧化铝(或碳酸钙)填料,经搅拌先配制成树脂糊,其各种成份相对于间苯型不饱和聚脂的重量百分比为(%):
间苯型不饱和聚脂 100
低收缩添加剂 20-40
偶联剂 0.5-1.5
内部脱模剂 1.5-4
固化剂 1-2
增稠剂 0.5-2
氢氧化铝(或碳酸钙)填料 80-150
其中低收缩添加剂由聚苯乙烯与苯乙烯经搅拌混合制成,其聚苯乙烯与苯乙烯的重量比为1∶1.5-2。
将上述配制好的树脂糊浸渍无碱短切玻璃纤维纱段(其长度范围为25-30mm),经专用设备滚压制成片状坯料,其中无碱短切玻璃纤维纱段的含量为28-32%,最后再经裁剪、计量、模压成型制得玻璃钢内包头。
2、一种玻璃钢内包头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先按重量比在间苯型不饱和聚脂主料中依次加入低收缩添加剂、偶联剂、固化剂、内部脱模剂、增稠剂、氢氧化铝填料(或碳酸钙填料),充分搅拌均匀,直至无团状颗粒,制得树脂糊,将该树脂糊浸渍无碱短切玻璃纤维纱段,通过专用设备滚压成片状,以捆卷毡形式制成玻璃钢内包头坯料,将该坯料裁剪、计量后放入已加热的金属模具内,加压使之固化,尔后脱模成型,再经应力处理就制得本发明的玻璃钢内包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宁生,未经王宁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150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静电剂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气体香烟及其制造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