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叶蛋白沉淀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3111694.5 | 申请日: | 1993-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14C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16 |
发明(设计)人: | 葛旦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K1/14 | 分类号: | C07K1/14;A23K1/14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江巨鳌 |
地址: | 41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蛋白 沉淀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叶蛋白沉淀生产的方法,包括沉淀剂、沉淀方法与设备。
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饲料蛋白缺乏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国科学家都想方设法从植物中提取叶蛋白。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若利用其生产叶蛋白,则数量十分可观。而叶蛋白提取中的最大难题是叶蛋白的沉淀问题。国内外都开展了这一方面的研究,如采用加热法,将植物榨取汁液,然后将汁液加热,使叶蛋白凝固,进行沉淀;又如用有机絮凝剂法,在汁液中加入絮凝剂,使蛋白质沉淀;还有采用无机盐或酸,或发酵法,这些方法有的耗能多,有的成本高,在我国难以推广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叶蛋白提取的方法,将汁液加入一种有机酸液中,不需过多的设备,耗能省,容易推广。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用经乳酸发酵后的澄清液作沉淀剂,将沉淀剂与榨取的汁液加入沉淀池,叶蛋白在沉淀池中进行沉淀。沉淀剂是将叶蛋白沉淀后的澄清液经乳酸菌发酵后的发酵酸液,可以循环使用,其PH值小于4,发酵温度18℃以上,糖分含量1%以上,进行深层发酵。沉淀池中有若干隔板。
本发明的优点是耗能省,沉淀剂是叶蛋白沉淀后的澄清液发酵而成,设备省,不受规模限制。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法将结合附图进一步给出。
图1 沉淀池剖面图
图2 沉淀池俯视图
将新鲜植物打将、榨汁,生成汁液。将乳酸菌发酵,形成乳酸液,将汁液与乳酸液一同加入沉淀池,叶蛋白进行沉淀,其沉淀后的澄清液又经乳酸发酵,该发酸液又作为沉淀剂,循环使用。沉淀池通过多块横隔板形成儿隔,底面一端为斜面[5],隔板[1]下端与底面间隔在2cm内,隔板[2]与斜底面[5]间隔在1cm内,隔板[3]上端低于隔板[2]5cm左右,隔板[3]下端与池底[6]有下间隙,池的另一端开有澄清液排出孔4]。具体操作是这样的:将汁液与沉淀剂一同加入沉淀池,在第一间隔内混合,混合液通过隔板[1]与池底[5]斜面间隙进入第二隔,叶蛋白在此絮凝,开始沉淀,絮凝后的叶蛋白通过隔板[2]与池底[5]的间隙进入下一隔,隔板[2]上部可以开有平流孔,上清液也可由此孔平流进入下一隔,在此隔内叶蛋白进行沉淀,沉淀后的叶蛋白集中在池内,上清液(澄清液)由排出孔[4]流出,这样一端加入汁液与沉淀剂,边加入,边沉淀,上清液由排出孔[4]排出,连续生产,直至池满。待沉淀后的叶蛋白静置适当时间后取出,进行后续加工。排出后的上清液以经乳酸菌发酵达到规定指标后以可以作为沉淀剂。为便于连续生产,可设置2个或多个沉淀池。沉淀剂的加入量为汁液的加入量的3倍以上。
[实施例]将乳酸菌按照常规培养方法培养,接入发酵池,保持温度18℃以上,糖分含量1%以上,连续深层发酵,至pH值在4以下时,即可以作为沉淀液。发酵池大小可以随叶蛋白日生产量的大小设计,发酵酸液与叶蛋白汁液比为3∶1,沉淀池按图1方法设计,沉淀池大小可以是长立方体,中间用隔板分开,便于叶蛋白沉淀。沉淀池上有排液孔[4]和叶蛋白出口。将植物用打浆机打浆,用泵将汁液泵入沉淀池,同时用泵将发酵酸液泵入,同汁液混合,使其沉淀。叶蛋白在沉淀池中沉淀,沉淀后的叶蛋白沿沉淀池底部下移,沉淀后的上清液经排液孔[4]排出,排出后的上清液再泵入发酵池发酵,经发酵后,即可作为沉淀液,循环使用。沉淀后的叶蛋白可以进行后续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学院,未经湖南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16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射织机的导纬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制取烟用香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