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即拍即得立体照相机无效
申请号: | 93118697.8 | 申请日: | 1993-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32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4-12 |
发明(设计)人: | 劳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影像技术国际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35/00 | 分类号: | G03B3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铁良,张志醒 |
地址: | 美国乔***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即拍即 立体 照相机 | ||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一种用于印制微柱镜式立体照片的光学器具。特别涉及一种立体照相机,使用单一大口径镜头摄取在不同据点,同一景物的影像。
一般的直接过程微柱镜式立体摄影法,都采用机械扫描的方式矫正曝光时的投射角度,达成有正确景深的立体效果。但扫描方式须要一段曝光时间来使在不同角度所摄取的平面景像依时按序地投射在微柱镜屏上,因此,采用扫描的摄影法不适宜含有移动景物和使用闪光灯的场合。
本发明不采用机械扫描,但利用顶形棱镜的可以将与其顶部相遇的光线左右调移的性能,来达成有正确景深的立体效果。本发明利用一大口径照相镜头,在其口径上横向排列的诸据点上摄取不同角度的平面景像,配合直角棱角和顶形棱镜将光线反射和调位,以矫正曝光时对微柱镜屏的投射角度。
微柱镜式立体摄影术的基本过程,主要是使用镜头在横向排列的许多据点摄取一系列平面影像,然后将此系列的平面景像投射,使之缩入微柱镜屏上的半圆柱镜,形成一个立体综合影像。应知,上述微柱镜屏是一种由透明材料制成的薄片。其正面有塑成密拢的半圆柱镜排列,底面涂有感光膜,或附贴着照相纸或软片。
如同平面摄影一样,制作微柱镜式立体照片有两种不同的过程:直接过程和间接过程。在间接过程中,第一步是将照相机镜头摄取的一系列平面景像录存于诸如照相软片等中间煤介上,在第二步中间媒介上的影像晒印在另一种媒介上,以制成最终的照片。直接过程则免却录存于中间媒介上的步骤。
采用间接过程以制作微柱镜式立体照片,如第4,800,407号美国专利(LO)与第3,895,867号美国专利(LO等人)所公开的方法,是利用在照相机前横向排列的多个镜头,在不同据点摄取同一景物但不同角度的平面景像。此一系列的平面景像分别录存于照相软片上,照相软片经冲洗之后就可用来晒印。晒印时,此一系列的平面景像以不同的投射角度曝光在微柱镜屏上,构成立体综合影像。此综合影像产左右视差,使观者见到景深。
直接过程的微柱镜式立体照片制作法,是将不同据点所摄取的平面景像,直接晒印在微柱镜屏上,直接过程的一种方法采用一大口径镜头,在横过镜头口径上的不同据点摄取不同角度的平面景像,直接晒印在置于镜头成像面上的微柱镜屏上。如此,一系列的平面景像就在半圆柱镜的焦面上形成压缩的影像。若使成像不反向,可在镜头光径内放置一平面镜事先将物像翻转,如图一所示,这种简单的摄影法有一重要缺陷。即其制成的立体综合影像产生左右相反的视差,因而构成错误的景深,使靠过之物体反而觉得远离。这类反向的景深亦称为幻虚立体效果。其成因主要由于观者的左眼在立体照片上看到照相机在右边摄取的景像,反之亦然。
消除幻虚立体效果的传统方法,是利用机械扫描的方式改变晒印的投射角度,令观者的双眼见到相衬的平面景像,扫描方式之一种,可见于第3,742,556号美国专利(Jones)。在此专利公开的方法中,摄影者将被照的景物和照相机分别置于一固定椭园之二焦点上。照相片的镜头要经过一平面镜的反射来摄取景像。摄影时,平面镜由扫描的机件带动,沿椭园的曲度上移动。照相机也同时作适度的转动。如此,一系列的平面景像就在扫描时,不断地依时按序以适当的投影角度晒印在微柱镜屏上。
一般直接过程的立体摄影法,都必定采用某一种扫描方式来矫正晒印的投射角度。因此,大部份的扫描方式都能达到构成正确视差与景深的目的。然而,使用机械扫描摄影法都附带一个重要的弱点,此类方法必需有一段曝光时间以使在各据点所取的平面景像依时按序地录存。因有此项需求,所以,扫描式摄影法就不适宜于有移动景物以及使用闪光灯的场合。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利用直接过程但不以扫描的方式制作微柱镜式立体照片。依此法制成之立体影像,其呈现的景深是正确而非反向的。亦即无幻虚立体效果的缺点。尤其是,本发明的目的使直接过程立体摄影适合于广泛场合,包括含有移动景物和使用闪光灯的场合。再者,本发明可促成即拍即得的立体摄影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可以达成所有上述目的的立体照相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影像技术国际公司,未经影像技术国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86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容器和压力密封封闭件结合系统
- 下一篇:无污染木炭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