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承载活齿减速器无效
申请号: | 93205690.3 | 申请日: | 199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339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桐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桐谋 |
主分类号: | F16H1/24 | 分类号: | F16H1/24 |
代理公司: | 大连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刘刚 |
地址: | 辽宁省瓦房店***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 减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承载活齿减速器,它包括位于同一回转轴线上的活齿轮、激波器。
作为机械传动减速手段,目前主要是通过皮带、链条、齿轮、蜗杆蜗轮、摆线针轮、谐波齿轮等结构来实现的。但上述传动机构都有其固有的缺欠,诸如:摆线针轮的加工难度大、精度要求得高,而且摆线减速器还因各设计参数间相互制约,综合承载能力低、传递功率有限;谐波齿轮对材料要求严格,工艺复杂,不适合大功率传动。
中国专利公告的CN85200606U专利申请记载了一种“活齿针轮减速机”技术方案,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转动性能高而且便于制造的新型机械减速传动机构。它的具体机构是由一组装在园盘上的园柱销针齿组成的针轮、一组装在活齿架上的活齿销组成的活齿轮和由偏心园形的激波器组成,三个部分的回转轴线重合。该技术方案确具有结构简单、维修容易、工艺性好、易于标准化系列化的优点,但由于它的激波器为一偏心园结构,若使活齿前端与针轮啮合,则活齿尾端所在的曲线就只有很小一段区域是与激波器偏心园相吻合了。因此,这种结构的传动只能是一种近似传动,实际运行中活齿与针齿之间的啮合齿数少,导致承载能力低。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传动中实际啮合齿数多、承载能力强的活齿减速器。
本实用新型实现方案为:
与CN85200606U一样,它也由位于同一回转轴线上的针齿、活齿轮、激波器组成,其中针轮由Zg个针齿等分地垂直插装在园环状针齿盘内而构成,每个针齿也可加装针齿套,其中活齿轮由Zg±1个活齿等分地沿径向插装在园环状活齿盘内,每个活齿可在激波器作用下沿自身轴向伸缩。但其特点在于:激波器由输入轴、激波凸轮和柔性轴承所构成,激波凸轮外沿形状是由两条按极坐标方程:
所得的相同曲线对称合成的,柔性轴承是结构与普通滚动轴承相同,但内、外环壁薄至可在激波凸轮作用下变形为与凸轮外沿相同形状的轴承。
在以上述基本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时,其激波凸轮外沿形状可由所述的极坐标方程绘出的两条相同曲线对称合成后,在它们两端结合处再以园弧予以园滑而成型。
在实践中,激波器与活齿轮可为双排结构,两个激波器相错180°排布。活齿头部由两个平面相交成楔形,楔角为60°~90°,或由两个园柱面相交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由于激波凸轮外形是按完全啮合而设计的曲线,所以在实践中除了两端园弧过渡区外,激波凸轮均可保证活齿与针轮正确地啮合,因此承载能力得以很大提高,很适合于低速、特大扭矩传动的情况下应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左视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叙述:
参照图1、2,针齿由针齿盘1、针齿套2、针齿3组成,当针齿3外径较小时,可不用针齿套2,针齿盘1用螺栓与机体相联结;激波器由输入轴4、激波凸轮5、柔性轴承6组成;活齿轮由活齿盘8、活齿9及输出轴7组成,活齿盘8与输出轴7之间以螺栓或其它形式连接。活齿9头部有两种形式:一是由两平面相交构成楔形,楔角可为60°~90°;另一是由两园柱面相交而成。图1中,激波器与活齿轮为双排结构,两个激波器相错180°排布,这可利于整机平衡。
下面再参照图2,说明激波凸轮5的外形形成原理:设活齿9与针轮结构的相应各齿均处于接触状态,可求出一个各活齿9齿尖所在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桐谋,未经李桐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56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开沟机
- 下一篇:收折式软质面阳台凉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