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两层混合结构汽车客车车厢无效
申请号: | 93231876.2 | 申请日: | 1993-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443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发林 |
主分类号: | B62D31/04 | 分类号: | B62D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混合结构 汽车 客车 车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客车车厢制造领域。
目前我国汽车客车车厢内部载客结构,均为单一结构,无论双层或单层汽车,卧位车则全是卧位,坐位车则全是坐位。一辆车只能具有坐或卧的服务功能,不能同时具有坐、卧两种服务功能。这种单一的汽车客车内部载客结构难适应广大旅客不同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改造目前汽车客车的单一载客结构,解决其狭隘性,使之成为两层混合结构,以适应广大旅客的不同需要,并增加单车旅客容纳量,提高汽车客车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完成的:
采用两层混合结构,将汽车客车车厢分为上、下两层,中隔楼板。
上层安置卧铺两层,每层有卧位若干个,本例为16个,纵向排列,三行,行与行间有通道,有两行5个铺,靠边一行6个铺。铺边有矮栏杆,以防人睡时不慎掉下来,铺与铺连接处有隔板,以防相互干扰。在楼梯口周围有栏杆,以保证旅客安全。
下层安排若干排座位。本例为11排,每排五个座位。另外最前面一排为两个座位。座位横向排列,皆有靠背,每排五个座位中,两边的四个座位是固定的,中间一个座位是活动座椅,可以摺叠起来,或放下去。车门安置靠近车厢前面。车门内台阶上有一架梯子,可通到上层。上下层有各自的采光窗户。
以下是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两层混合结构汽车客车车厢侧面剖视示意图。图中1为楼板,2为卧铺,3为卧铺间隔板,4为卧铺边上矮栏杆,5为下层的坐位,6为坐椅靠背,8为楼梯。
图2,为新型两层混合结构汽车客车车厢上层结构平视示意图。图中2为卧铺,3为卧铺间隔板,8为楼梯,9为卧铺间通道,10为楼梯口周围栏杆。
图3,为新型两层混合结构汽车客车车厢下层结构平视示意图。图中5A为固定的座椅,5B为中间可以折叠起来的座椅。6为座椅靠背。7为车门,8为楼梯。
图4,为新型两层混合结构汽车客车车厢侧面剖视立体示意图。
现在结合实例(图4)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4本实例所示,本实用新型两层混合汽车客车车厢分为上下两层,中隔楼板(1),上层安置两层卧铺(2),纵向排列,三行,行间有通道(9),有两行5个铺,靠边一行6个铺,铺边有矮栏杆(4),铺与铺连接处有间隔板(3),在楼梯口周围有栏杆(10),保证旅客安全。下层安排12排坐位,其中11排为五个座位的,一排为两个座位的。每排靠边的四个座位(5A)是固定的。中间的一个座椅(5B)是活动的。可以任意拉起来,或放下去。车门(7)安置靠车厢前端,车门(7)内台阶上有一架楼梯(8),直通上层。上下层有各自采光的窗户(12)。
本实例新型的优点在于能满足长途和短途旅客的不同需要,既能用卧铺解除长途旅客的劳累,又有廉价的座位供应短途旅客,达到其欲省钱的目的。同时,在下层保持原有旅客量的前提下,增加了上层卧铺,提高了单车的旅客容量。车辆经营者和人民群众可获得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发林,未经李发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18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