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调式自行车无级变速器无效
申请号: | 93243590.4 | 申请日: | 199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729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8-31 |
发明(设计)人: | 徐荣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荣祥 |
主分类号: | B62M23/00 | 分类号: | B62M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24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自行车 无级 变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调式自行车无级变速器。
在已公开的实用新型名称为自行车无级变速器(公告号cn2122830u)的文献中,由图1、图4可见,此自行车无级变速器尚存在着缺点:
其一、在结构上“主动摩擦轮”、“输出摩擦轮”和“在两者间传递运动的摩擦球”的接触位置距中轴圆心过近,(注,中轴圆心同样也是阻力链轮的圆心,其接触位置就是力作用点)因而其接触处需要施加的作用力就大,亦压力也得大,如接触处压力不够而打滑,动力就不能正常传递。但是施加大的压力则相对轴档形成的侧压摩擦阻力亦随之增大,这样骑行中心然要损失较多的动力,人对车的作功效率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其二,在性能上,调角大,不好操作。即无调图1或图4的实施例,调速时要操纵调速线11使调整件10、10′转动,尤其是图4的实施例,是一种丝杠轮轴传动机构,调速件要作大角度的转动,即由最低速调至最高速或由最高速调至最低速,调速件10′要转动至少几周。即使拿图1的实施例来说,调速件10的调转角也是相当大的,如调转角设计得小些,则会出现调动费力、难调的问题。(因为摩擦球在施力件的挤压下,调速件10调动时受到阻力的限制)由上述分析可想而知,操纵时作大转角的调动是十分麻烦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动力损失小,人对车的作功效率较高一些并且能实现自行调整传动比的自调式自行车无级变速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自调式自行车无级变速器由离合机构、调动机构和变速机构3部份组成。
离合机构安装在壳内支架上并分设为两套,一套调升速用,一套调降速用。调速时无论升速或降速只需拉紧相应的接在离合机构构件上的连线,一和中轴随同转动的轴档便将部份蹬踏力传给调动机构,调动机构即行对变速机构的传动比进行调整;调动机构为一组或多组小丝杠传动装置,由调轮驱动运行;无级变速机构由变速球组摩擦传动并通过改变变速摩擦球自身转轴的位置实现其变速机构传动比的改变;变速机构的主动摩擦套、被动摩擦套与变速摩擦球相接触传动的接触位置设置于变速球组的外侧,变速摩擦球组的内侧用一个衬套撑垫。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自行车无级变速器相比,由于变速摩擦球与主动摩擦套、被动摩擦套接触传动的位置距中轴圆心较远,因而接触处的作用力可小些,这样所需压力亦可小些,减小压力后相对轴档的侧压摩擦阻力将随之减小,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变速器动力损失小,人对车的作功效率较高一些,尤其是本实用的变速器设置了自调机构,因而操作时无须作大角度的转动,只要拉紧相应的接在离合机构构件上的连线,即可由调动机构自行调整变速机构的传动比,使用方便,轻巧,灵活、自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截面图。(为制图方便,图中控球杆28被局部去除)
图2是图1中A-A面的剖视图,主要显示了离合机构及调动机构的安装位置和传动关系。
图3是图1中B-B面摩擦套31与施力盘22相互搭接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移出的调动机构的轴测图(控球杆28由此图完整示出)
图5是图1中支架块27的端面图。
图6是图1中移出的离合机构(一)结构及工作原理图,图中显示了轴档45、调轮38、离合轮5的位置关系及爪轮8、11相互作用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荣祥,未经徐荣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35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