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八足车无效
申请号: | 94100703.0 | 申请日: | 1994-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77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0 |
发明(设计)人: | 冯建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建光 |
主分类号: | B62D57/032 | 分类号: | B62D57/032;B62D5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4094 广东省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八足车 | ||
本发明涉及交通车辆技术,特别是一种八足车。适用于军事、交通运输、游乐等、
现有车辆如汽车的行驶系中都有车轮,动力驱动车轮而行驶。由于无足,故不能用足步行。见吉林工业大学汽车教研室编《汽车构造》人民交通出版社1976年版。
而中国专利91227300.3所提出的仿生步行车的行驶系中虽有四根车足,但行走时不够稳定。例如以一步/分的慢速行走走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车辆上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行驶系中有八根车足,可平稳地步行前进的八足车。
实现本发明目的方法由以下原理、措施、附图、结构细节和工作情况给出。
本发明的原理和措施是:用八根车足安装在现有全驱动式越野车的行驶系中,以车足的步行功能取代现有汽车的车轮的行驶功能。
全驱动式汽车的结构中,行驶系一共有四副驱动桥的车桥,与八根车足配合,使车的动力由动力系,传动系传到车足的驱动机构中,由摇臂式驱动臂驱动而实现步行,即前后四足先着地,接着八足同时着地、然后转变为另四足着地,再转为八足全部着地。
车足的驱动机构是车桥上两端连接有“7”字形支撑臂、驱动臂连接半轴或外半轴。由支撑臂和驱动臂同时与具有长方形导轨孔和轴孔的车足配合。车足为直柱式。
转向驱动桥上的车足可转向、制动系中的鼓式制动器安装在驱动臂与支撑臂之间。但转向系的梯形臂应改为矩形臂。
车的其它结构与现有全驱动汽车的相应结构相同。见吉林工业大学汽车教研室编《汽车构造》人民交通出版社1976年版。
但各驱动桥均为贯穿式驱动桥,并且无差速性。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现有汽车可用八根车足步行,取代行驶系中的车轮,并具有平稳性,特别适用于军事等。
附图有:
图1为本发明原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简图。
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的A向示意图。
图3为转向驱动桥与车足配合的B向局部剖视图。
图4为后驱动桥与车足配合的B向局部剖视图。
图5为图4的C向示意图。
图6为车足脚部结构的局部剖面前视图(B向)
图7为图6的C向示意图。
图8为传动器另一实施例的B向示意图。
图9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10为图3的B-B局部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的转向示意简图(A向)
图12是转向传动机构的A向示意简图。
图13为转向器剖视图。
下面结合上述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结构细节和工作情况。
本:发明的原型结构是四轴八足车,由动力系、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车身及其附属设备W、V组成。其中:
动力系有发动机B、传动系有离合器C、变速器D、第一传动轴轴F1、笫一传动器b1、笫二传动轴F2、第二传动器b3、第三传动轴F3、笫三传动器b3、第四传动轴F4、第四传动器b4、这些结构依次互相配合地连接,各传动器为现有贯穿式传动器,而第一传动器与第一车桥A1、第二传动器与第二车桥A2、第三传动器与第三车桥A3、第四传动器与第四车桥A4连接。第一、四车桥A1A4为转向驱动桥12,有转向节a1、a2、a3、a4或16,结构中有托架e1、e2、e3、e4、桥壳13。半轴14、球形壳15、转向节外壳17、主销10、等角速万向节16A、外半轴23;第二、三车桥A2A3为后驱动桥25,其结构中有悬架钢板弹簧11、后桥壳26、半轴24。车桥A2A3与车架X的配合处用钢丝绳圆定于车架上。这些结构均与现有全驱动式四轴越野汽车的相应结构相同。但各车桥均为贯穿式驱动桥。其左右半轴互相连接着,但托架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建光,未经冯建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07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