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脊椎前位椎体间复位固定器无效
申请号: | 94101170.4 | 申请日: | 1994-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08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兴盛;陈博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兴盛;陈博光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脊椎 前位椎体间 复位 固定器 | ||
1.一种脊椎前位椎体间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一呈中空筒状的枢钮座上下端分别形成正、反内螺纹,分别与一螺杆旋合,
两螺杆上分别形成与枢钮座对应的正、反螺纹,并对应旋合于枢钮座上,又两螺杆外侧端部中央处形成有螺孔,于其上固定一盘座。
该盘座是呈一凹弧盘状,其盘底中央处形成有一固定孔,固定孔上穿设有一螺栓,螺栓对应旋入螺杆外侧端部的螺孔内,将两盘座分别固定于螺杆末端,在该盘座底部设有穿经所述螺杆的托架,该托架固定安装于脊椎的椎体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前位椎体间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该盘座周边环设形成有多个尖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前位椎体间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该盘座外底面环设形成有多个贯穿孔,又螺杆端部对应形成有凸齿,该凸齿嵌入盘座的贯穿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前位椎体间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该枢钮座外侧壁形成有供六角扳手扳转的六角壁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脊椎前位椎体间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该六角壁面的每一壁面上形成有供内六角扳手插入扳转的六角穿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前位椎体间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该托架呈一L形状,其垂直壁配合椎体弧度形成有一弧壁部,弧壁部上设有供穿设钢钉的穿孔,其水平壁上则形成对应穿经螺杆托住盘座的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兴盛;陈博光,未经吴兴盛;陈博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117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酶解珍珠液
- 下一篇:用自由态MPL受体刺激血小板产生的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