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车轴铁路货车的侧梁无效
申请号: | 94102466.0 | 申请日: | 1994-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75A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30 |
发明(设计)人: | G·柯勒;G·比克;K·凯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ABB.亨舍尔铁路车辆联合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08 | 分类号: | B61F1/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松龄 |
地址: | 联邦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轴 铁路 货车 | ||
本发明涉及两车轴铁路货车的侧梁,它被设计成传递缓冲力并承受货物的垂直载荷,且用以支承安装车轴的的装置。
两车轴铁路货车的侧梁通常包括一连续轧制,弯曲或焊接的部分,借此在车轴之间设置形式为桁架梁或板金属型材的向下伸出的鱼腹式加强结构。为容纳车轴,板金属车轴导向件被焊接在已知的侧梁上并借助于车轴导向带(它在内侧绕车轴导向件延伸并焊接在侧梁下侧)固定。这类已知的侧梁是由多个分立的零件构成的,它们必须以复杂的方式焊接在一起。这类已知侧梁的另一缺点是要求精确地插入横梁,横梁必须从内侧对头焊接在侧梁上。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车轴铁路货车的侧梁,它由简单且生产成本低的零件构成,允许简单并经济地设置所需横梁,可减小运转齿轮产生的噪音,并可改善底架区域的空气动力特征。
根据本发明,上述目的是这样达到的,即侧梁由数次弯曲并从铁路货车之缓冲杆到缓冲杆延伸的具有均匀壁厚的单一金属板构成。在此设计中,侧梁在断面上为无连接点结构。根据本发明设计的这种侧梁提供了一种简单的零件,它可经济地生产并特别有利地只由单一结构件构成。
根据本发明,在其纵向上端,侧梁被设计成带有三个台阶,最上部的台阶形成承载平面,中部台阶形成地板覆面层的支承,底部台阶形成铁路货车的横梁的支承。侧梁的这种台阶式设计在其上部允许以较大的间隙(就尺寸精度而言)简单地插入铁路货车的地板覆面层及横梁,并允许它们借助于简单的装置且以经济的方式固定。
根据本发明,侧梁为连续的结构,在车轴上方朝缓冲杆有相同的总体高度。覆盖铁路货车车轴区域的侧梁的“裙板”可显著减少运转齿轮发出的噪音。空气动力特性,特别是空气阻力及风声噪音,得以改善。
向下敞开的切除部分设在侧梁上车轴的附近,以容纳车轴的轴箱壳,切除部分在底部可借助于车轴导向腹板以一种已知方式封闭,并且在切除部分的垂直边缘上设有滑道以为轴箱壳提供纵向止挡。
通过本发明的这种设计,侧梁不仅可用以传递水平力并承受垂直力,且同时可用以容纳轴箱壳。这种设计特别有利地保证了减少所需的零件并因此提供了经济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片簧被垂直地设置在切除部分的两侧上并在侧梁的内侧,这些片簧在顶部被非强制性地夹紧在侧梁上并在轴箱壳的附近被以一限定的间隔设在侧梁的前面。这些片簧的设置特别有利地使之有可能提供具有限定横向刚性的车轴导向件。
下面,参照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解释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两车轴铁路货车的侧视图,带有一个根据本发明的侧梁;
图2示出了图1所示铁路货车的放大的细节;
图3示出了沿图2中Ⅲ-Ⅲ线的剖面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侧梁的局部侧示图;
图5示出了沿图4中Ⅴ-Ⅴ线的剖面图。
附图中的图1示出了两车轴侧滑货车上的根据本发明的侧梁。在铁路货车的缓冲杆之间,侧梁1由数次弯曲的具有一均匀横断面的单一金属板构成,并且只在铁路货车的缓冲杆2附近,在车轴3的附近以及在悬架臂4的附近设有切除部分。
在其纵向上侧,侧梁1被弯曲而形成三个台阶,最上面的台阶6位于铁路货车的承载平面内并构成侧边的所述平面,中部台阶7形成地板覆面层8的支承,并且底部台阶9被设置成支承铁路货车底架的有关横梁10。在其纵向下侧带有一个水平弯曲部12的侧梁1的垂直部分11以相同的横断面延伸超出车轴3并进入缓冲杆2的附近。在缓冲杆2附近,侧梁1被从下方切除,并延伸至缓冲杆2的高度,如此一来它就被斜削。侧梁1的此斜度是通过冲切或切割侧梁1获得的。在车轴3的附近设有底部敞开的切除部分13,以容纳车轴3的轴箱壳14。这些切除部分13可由车轴导向腹板15封闭。滑道16固定在切除部分13的垂直边缘上以为轴箱壳14提供纵向止挡。在悬架臂4之高度上的侧梁1的垂直部分11上的切口17的作用是便于检查制动系统。在侧梁1的内侧,在切除部分13的两侧垂直地设置片簧18。
这些片簧18在顶部被非强制性地夹紧在侧梁1上,并在轴箱壳14的附近,以限定的间隔位于侧梁1的前面,用以在底架和轴箱壳14之间传递横向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BB.亨舍尔铁路车辆联合有限公司,未经ABB.亨舍尔铁路车辆联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24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