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解整修研削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108654.2 | 申请日: | 1994-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32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06 |
发明(设计)人: | 大森整 | 申请(专利权)人: | 理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H5/08 | 分类号: | B23H5/08;B24B5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恺东,马铁良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 整修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整修研削方法及装置,更详细地说,与利用金属结合磨轮加工中计测之电解修研削方法及装置有关。
以往,利用金属结合磨轮,例如铸铁纤维结合金刚石磨轮等导电性磨轮,将电压外加在该磨轮,藉由电解进行磨轮之整修之导电性磨轮的电解整修方法及装置,业已在与本专利申请人同一申请人之特开平1-188266号(特愿昭63-12305号)公开,将作为电子材料的硅等半导体加以镜面研削的技术开发成功。再者,进一步发展该方法及装置的电解加工过程中整修研削法(Electrolytic Inprocess Dressing:以下称为ELID研削法)之方法及装置亦由本专利申请人研发成功并发表(理研专题讨论会『镜面研削之最新技术动向』、平成3年3月5日召开)。
该ELID研削法系使用由:具有接触面与工件接触之磨轮、与磨轮隔开一间隔相对向之电极、在磨轮与电极间流通导电性液体之喷嘴、以及,将电压外加在磨轮与电极间之外加装置(电源及供电体)构成之装置,在磨轮与电极间流通导电性液体,同时将电压外加在磨轮与电极间,藉由电解进行磨轮之整修。
兹将这种应用ELID研削法之整修机构表示于图7。当磨轮之颗粒磨锐程序开始时(A),磨轮与电极间之电阻小,可流通较大电流(5~10A)。于是,藉由电解效应,磨轮表面之金属部(结合剂)即溶解,促使非导电性之金刚石颗粒突露。进一步,继续通电,则氧化铁(Fe2O3)为主之绝缘被膜(非导电被膜)即形成在磨轮表面,磨轮之电阻即变大。因此,电流降低,结合剂之溶解现象减少,磨轮颗粒(以下简称为颗粒)之突出(磨轮之颗粒磨锐)在实质上已结束(B)。在此状态下,开始研削时(C),被膜使研削屑游离,而随工件之研削进行,金刚石颗粒渐渐磨耗。更进一步继续进行研削(D)时,磨轮表面的非导电被膜即因磨耗而消失,磨轮之电阻再降低,磨轮与电极间的电流又增大,结合剂之溶解亦增加,颗粒的突出(磨轮之颗粒磨锐)又再开始。因此,在应用ELID研削法之研削中,由于如(B)~(D)之过程中被膜形成又消失,结合剂之溶出过度现象即被抑制,颗粒之突出(磨轮之颗粒磨锐)程序亦自动地调整。以下,将(B)~(D)所示的循环称为ELID循环。
在上述ELID研削法中,即使采用较细的颗粒,亦由于ELID循环所进行之磨轮之颗粒磨锐动作,磨轮颗粒填平的现象不致出现,因此,采用较细的颗粒时,藉由研削加工即可获得如镜面般极优秀之加工面。于是,应用ELID研削法,实施高效率研削乃至镜面研削均可维持磨轮锐利度,适用于各种研削加工。
然而,在上述的现有ELID研削中,由于磨轮的表面形成有非导电被膜,故该非导电被膜的存在使得正确把握(计测)磨轮尺寸一事不易实现,必须由具有经验的熟练工方能把握磨轮尺寸之经时性变化,对提高形状、尺寸精度方面,尚有问题待解决。
亦即,于以往的ELID研削中,由于上述ELID循环被膜的形成、去除、以及结合剂的溶出均予以自动调整,故磨轮尺寸即产生经时性变化,且该磨轮尺寸之变化未必依一定速度进行。对于此问题,在以往,例如研削精度高之光学镜片时,采取中断研削加工多次,藉以利用测微计等仪器计测磨轮尺寸,对照经验估计磨轮尺寸变化的辨法进行研削加工,不仅费工时、工序亦不易安排,且衍生需要高度熟练工等问题。因此,期望可在研削加工中进行磨轮尺寸计测之中间机构的技术由来已久。
为满足上述的需求,自以往即提出各种手段,例如利用激光或静电容量式传感器的磨轮尺寸非接触计测,且在一部分适用。然而,上述的手段由于ELID研削中所使用的研削液将附着在磨轮,而受该研削液之影响,不能正确计测磨轮之尺寸,而成为问题。另外,于ELID研削中,磨轮之表面形成有不导电的被膜,因该不导电的被膜存在,实际进行研削的结合部的尺寸的计测亦不能正确执行,而成问题。
本发明系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开发的。亦即,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不受研削液或非导电被膜的影响,能在研削加工中进行磨轮尺寸的计测,可藉此以有效率实施高精度的研削加工,且不必熟练也可执行加工的电解整修研削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电解整修研削方法,在导电性磨轮与电极间流通导电性液体,将电压外加在磨轮与电极间,针对磨轮进行电解整修,同时也进行工件的研削之电解整修研削加工;其特征是利用在接近磨轮的加工面设置的涡流传感器,以非接触的方式计测磨轮的加工面的实际位置,依该计测值控制磨轮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理化学研究所,未经理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86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品临时存储设备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 下一篇:集装箱的排出口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