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重组链激酶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4112106.2 | 申请日: | 199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93C | 公开(公告)日: | 1997-06-18 |
发明(设计)人: | 宋后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70 | 分类号: | C12N9/70;C12N1/20;C12N15/57;C12N15/63;//C12N9/70;C12R146 |
代理公司: | 上海医科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桂琴 |
地址: | 2000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重组 链激酶 方法 | ||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方法。
目前特效溶栓药物有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链激酶(SK),苯甲氧酰纤溶酶原激活剂链激酶复合物(APSAC)等。1993年9月美国Brigharm and Women′s医院,Ridker教授等总结了10万例急性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其结果显示上述各类溶栓药物的药效和副反应无明显差别。rt-PA价格昂贵,每剂2300美元,SK价格比rt-PA低10倍,而且栓塞复发率低,使用较简便。
目前国外各公司用致病性溶血性链球菌作生产菌株,需要顾及环境及工人安全,去除引起低血压,发热等副反应的毒素,以及溶血栓链球菌SK产量低不易纯化等原因,使工艺及设备复杂,成本高,价格贵。80年代初Ferrtti J.J.等从溶血性链球菌噬菌体分离到SK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但表达水平很低,只有数百单位/ml菌液,未形成基因工程产品。 1986年和1981年美国和日本的同一专利中SK基因分离与Ferrtti J.J.相同,但表达载体和培养条件不同,在大肠感菌中的表达水平为60~274ug/ml菌液,即6420~29300单位/ml菌液,无纯品得率等数据,也未见形成基因工程产品,1992年古巴HerrenaL.研制了重组链激酶,但其基因构建过程繁琐,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水平低,纯化方法复杂,而且纤溶酶原亲和吸附剂等原材料价格昂贵,其产物纯度和得率低,成本高。
本发明的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中不安全、成本高的缺点,发明一种用生物高技术制备重组链激酶的方法,使制备过程安全、产品的得率和纯度都很高而成本低。
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1)从人体口腔分离溶血性链球菌,从培养液中提纯链激酶,测定N末端和C末端5个氨基酸顺序作设计引物的参考。用溶血性链球菌大分子DNA作模板,通过PCR直接扩增链激酶基因,链激酶基因经核苷酸顺序分析证实后与原核表达载体例如含PL,PR启动子,CIT857基因以及5SRNA终止信号等调控元件的PLY-4质粒组装成高效表达质粒pSTE-SK-l;
(2)pSTE-SK-1转化大肠杆菌,用温度诱导r-SK基因的表达,SDS-PAGE证实表达产物r-SK分子量为43000,以包涵体形成存在于工程菌内,占菌体蛋白的65%以上,工程菌命名PSTE-SK-1;
(3)通过发酵技术扩增工程菌,用M9CAA作基础培养液,温度诱导前后用LB、葡萄糖、稀有元素溶液等补液料,发酵参数为温度30-42℃,氧溶量为50-80%,pH6-8,发酵后用高压破碎细菌,离心收集包涵体,包涵体经缓冲液洗涤,盐酸胍溶解,和r-SK的复性后,再用凝胶过滤,离子交换二步法纯化产品。
用本发明方法,每升发酵液得湿菌20克左右,r-SK产品纯度达97-99%,比活性10万IU/mg,纯品产量每升发酵液得600毫克。
纯品r-SK溶液中加入人血清白蛋白,谷氨酸钠以及磷酸盐等稳定剂后,用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冷冻干燥成白粉状成品。注射用水溶解后应用,以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等血栓性疾病为主要用途。
治疗实验性狗心肌梗塞,兔股动脉血栓症(0.3mg/kg)等均在30-60min后血栓溶解,血管再通。治疗兔眼内积血时(10-20u/眼),24小时后积血消失。治疗兔眼内出血时,数小时后渗出物消失。
本发明运用重组DNA技术,在非致病性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r-SK,方法安全,不给环境和操作人员带来任何危害,由于其高效表达和纯化方法简单,使产品的纯度和产量都很高,因此大大降低了r-SK的生产成本及其价格,下表是古巴Herrena L和本发明方法的对照。
古巴Herrena L 本发明 表达水平占大肠杆菌菌体蛋白25% 65%以上 纯化方法纤溶酶原-Sepharose亲和 离子交换,凝胶过滤
层析,离子交换,凝胶过滤等 纯度 比活性5.2万IU/mg 10万IU/mg
SDS-PAGE显示r-SK 98~99%
占95% 500~600mg/L发酵液 纯品得率r-SK 50mg/L发酵液
实施例(一):
1、用PCR扩增链激酶基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医科大学,未经上海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21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