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烃类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4114194.2 | 申请日: | 199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59C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孔远;周然;刘树芬;张景义;刘爱华;郑绍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45/08 | 分类号: | C10G45/08 |
代理公司: | 齐鲁石油化工公司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玉洁 |
地址: | 255436***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氢 脱硫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烃类加氢脱硫催化剂,其特征是含有用ZnO改性的γ-Al2O3为载体,载体上担载活性组份钴和钼。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是载体中ZnO的含量为1~20%(wt)。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是载体中ZnO的含量为1~10%(wt)。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是催化剂组成为:
CoO 1~10%(wt)
MoO3 5~18%(wt)
ZnO 1~15%(wt)
γ-Al2O3 余量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是催化剂组成为:
CoO 1~5%(wt)
MoO3 8~14%(wt)
ZnO 1~15%(wt)
γ-Al2O3余量
6.一种烃类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载体用ZnO改性,一次浸渍Co-Mo共浸液制得Co-Mo/γ-Al2O3-ZnO催化剂,载体和催化剂按下列方法制备:
载体制备方法:
①将孔容为0.5~1.5毫升/克,比表面为100~350平方米/克的氢氧化铝干胶,加入粘结剂和扩孔剂,然后加入锌盐,一起混捏、挤条成型,最后于110~150℃烘干2~4小时,于480℃~600℃焙烧4~8小时,制得含ZnO 1~20%(wt)的γ-Al2O3载体;
②将比表面为100~300平方米/克,孔容为0.5~1 5毫升/克,最可几半径为2.0~20厘米的γ-Al2O3,用与其孔容等量的锌盐溶液浸渍1~4小时,然后于110~150℃烘干2~6小时,于500~600℃焙烧4~8小时,制得含ZnO 1~20%(wt)的γ-Al2O3载体;
催化剂制备方法:
将浓度为15~28%的氨水,加入钴盐,在不断搅拌下加入乙二胺,使乙二胺的量为钴盐重量的1/50~1/7,然后在不断搅拌下加入所需量的钼酸铵,制得Co-Mo共浸液,用一定量的共浸液浸渍载体1~10小时,于110~150℃烘干2~6小时,于480~600℃焙烧3~8小时,制得相对于催化剂钴和钼的含量分别为1~10%(wt)和5~18%(wt)的催化剂。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载体制备中所述的粘结剂可以是水和硝酸,其加入量为载体重量的4.3~5%(wt),所述的扩孔剂可以是聚乙烯醇、聚丙烯、田箐粉,其加入量为载体重量的5%(wt)。
8.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载体制备中所述的锌盐是硝酸锌或醋酸锌。
9.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载体制备中所用的氢氧化铝干胶其孔容为0.7~1.0毫升/克,比表面为200~300平方米/克;所述的γ-Al2O3其孔容为0.7~1.0毫升/克,比表面为200~300平方米/克,最可几半径为2.0~10nm。
10.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催化剂制备中所述的氨水浓度是22~28%;所述的钴盐是硝酸钴或醋酸钴;乙二胺/硝酸钴的重量比为1/20~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未经中国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419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