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柠檬皮果胶的提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4116245.1 | 申请日: | 1994-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08C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11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娴;刘达玉;曾凡坤;付承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7/06 | 分类号: | C08B3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716***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柠檬 果胶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胶提取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从柠檬皮中提取果胶的方法。
在现有技术中,对果胶的生产或提取在国内外均有一些报道,如《江苏食品与发酵》1991年第四期33~35页公开了一种超滤法从柿皮中提取果胶方法。其它还有一些类似的报道,便还未见有关于柠檬果胶的提取方法的报道。对于果胶提取中关键的步骤-果胶的浓缩,传统的方法是用真空浓缩,即在一定的温度和真空度条件下脱去其中的水分。这种方法仅仅是将果胶中的水分蒸发掉,因而所得的果胶粉杂质含量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柠檬皮果胶的提取方法,在该方法中果胶的浓缩采用超滤法,克服了传统果胶生产杂质含量高的问题。
本发明依次包括下列步骤:
(1)将柠檬皮放入皮重1~2倍的沸水中,待煮沸后维持8~12分钟。柠檬皮的重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取出柠檬皮,粉碎至2×2毫米颗粒。
(3)将柠檬皮碎粒与2.5~4.0倍重量的软水混和,调节pH值至1.8~3.0,然后加入六偏磷酸钠,使其浓度达0.2~0.40%的重量百分比浓度,调节温度至65~90℃,保持60~90分钟。
(4)将上述混和物通孔直径为0.124毫米,网域径为0.125毫米(120目)的尼龙筛压滤
(5)将压滤得到的物料在35°~50℃、pH2.5~4.0、压力Pc=0.2055C-0.1207~0.2055C-0.1503Mpa条件下超滤3~5小时,得浓缩果胶液,超滤时使用切割分子量5万的聚丙烯腈膜。
在上述方法进行中,为保证超滤器中膜的通透性,可根据具体情况对超滤膜进行清洗。清洗时,用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05~0.2%NaOH和0.02~0.07%洗涤剂的混和液在30~60℃条件下进行常压湍流清洗。
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用超滤法浓缩果胶,因而使果胶液中杂质含量明量降低,现列表于下进行比较:
上述的真空浓缩试验在中国柑桔研究所进行,采用离心薄膜蒸发器,蒸发温度为55℃。
果胶含量用咔唑比色法测定
灰分用灰化法测定
还原糖用斐林氏滴定法测定
总黄酮用戴维斯法测定
含氮物用凯氏定氮法测定。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农业大学,未经西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62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