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盘式制动器用的制动块和装有该制动块的盘式制动器无效
申请号: | 94193736.4 | 申请日: | 1994-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33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9 |
发明(设计)人: | H·-D·莱德卡克;J·穆索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ITT欧洲自动车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092 | 分类号: | F16D65/092;F16D55/227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于静 |
地址: | 联邦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器用 装有 制动器 | ||
本发明涉及盘式制动器用的制动块,还涉及一种包括制动块的浮动钳盘式制动器。
德国实用新型No.7803310披露了一种普通的制动块。这种现有技术制动块具有两横向伸出的锤头状引导部分,制动块就支承在该引导部分上并由后者导向。相关的浮动钳盘式制动器具有一个制动支座,制动支座的支承臂跨立在制动盘边缘之上。支承臂包括多个用于紧靠制动块引导部分的引导面。在这种结构中,支承着的制动块在制动盘主动端受拉并在制动盘从动端受压。用于拉支承的引导面被沿着径向安排在制动盘边缘之内。因此,这种引导面只能在每个轴向侧延伸到贴近制动盘的地方,不可能提供两制动块共用的从轴内侧伸到轴外侧的一个连续引导面。问题在于,已经磨耗的制动块有可能在沿着轴线方向朝制动盘运动时滑出引导面,最坏的情况是制动块从制动器中掉出。
为了克服这个缺陷,要使用一种背板,它的厚度显著地大于在制动盘和支承臂引导面之间留下的轴向间隙。至于在德国专利申请No.4002863中披露的另一种制动块,它的锤头状引导部分沿轴向偏移,从而即使摩擦衬面磨耗,锤头状引导部分仍能紧靠在制动支座的引导面上。然而,这种偏移安置以及加大背板厚度,导致制动块的制造成本增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盘式制动器用的制动块,它即使在摩擦衬面磨耗的情况下也能防止沿着径向从制动器中掉出,此外还能降低制造成本。
这一目的是通过以下的特征来达到的。大体上,这种解决包括在每个引导部分增添一个安全突缘。这些突缘不会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这种结构的特殊优点在于:相关的浮动钳盘式制动器的支承臂不需变形或者只需很少变形,因而不会产生大量的额外成本。这种结构的详细情况为:所述安全突缘被沿着横向安排在引导部分的外角,并且还沿着一个径向伸出。无论如何,在现有技术浮动钳盘式制动器的这个区域中存在着一个间隙。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中,制动块由多个沿与横切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向内的支承面相对于轮轴方向而言径向地支承着。为了防止该支承面与垂直布置的锚固面呈尖锐棱边接触,在这个过渡区域做出一个弓形槽。此弓形槽使产生的机械应力显著减少,因而消除了开裂的危险。
此外,由于可在安全突缘上提供所述支承面,因此可以省略上述的支承面,并用一个增添的弓形槽来代替。
当制动块用于浮动钳盘式制动器的轴外侧时,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是适当的。其中,为了支承浮动钳,提供一个沿与横切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向外的支承面。
当安全突缘横向伸出尺寸与背板厚度相符时,本发明安全突缘具有最佳尺寸。本发明制动块的背板可适当减薄,因为背板厚度已与防止制动块从制动器中沿径向掉出无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装有本发明制动块的浮动钳盘式制动器,这种制动器由于结构合理,特别适于使用这样的制动块。所描述的特征还能以一种特别方便的形式用于适合使用本发明制动块的传统的浮动钳盘式制动器之中。
因此,支承臂必须具有能与安全突缘啮合的凹槽。更确切地说,在正常情况下,安全突缘不紧靠支承臂。因此,支承臂的凹槽在成形过程中只须简单做出,不必增加制造成本。由于支承臂铸件的这个表面不是导向表面,就不需要用昂贵的方法去机械加工。只有出现故障情况,也就是当制动块从有效引导面滑出时,安全突缘才与凹槽表面接触,从而防止制动块从制动器内沿径向掉落。
当本发明浮动钳盘式制动器的制动支座做出上述凹槽时,最好重新加强被凹槽削弱了的支承臂横截面,其方法为:在支承臂外侧表面上以肋的形式增添材料。而当凹槽被设计成简单斜面时,支承臂所需的这种变形是很小的。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其中,
图1是一台包括本发明制动块的钳盘式制动器的顶视图。
图2是这台包括本发明制动决的钳盘式制动器的局部剖出的侧视图。
图3是一个用于图2盘式制动器轴外侧的制动块后侧面视图。
图4是一个用于图2盘式制动器轴内侧的制动块前侧面视图。
图5是图2右端的局部放大的剖视图。
图6是图2左端的局部放大的剖视图。
图7是另一台包括本发明制动块另一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ITT欧洲自动车股份公司,未经ITT欧洲自动车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937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塑管变径套结法
- 下一篇:治疗早泄、防止阳痿的中药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