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无级变速机构滑动件无效
申请号: | 94213621.7 | 申请日: | 199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436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4-12 |
发明(设计)人: | 施纯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纯智 |
主分类号: | F16H55/36 | 分类号: | F16H55/36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梧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无级 变速 机构 滑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无级变速机构中驱动斜板的滑动件,尤指制造容易、使用寿命长的摩托车无级变速机构的滑动件。
目前无极变速摩托车的无级变速机构如图7所示,位于驱动斜板10及固定侧滑轮半体20之间的可动侧滑轮半体30,以可沿动力输入轴40长轴方向并以前后滑动方式套合于动力输入轴40外侧,数个滚子50被安装于驱动斜板10及可动侧滑轮半体30之间,当动力输入轴40的转速增高时,滚子50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向动力输入轴40的外径方向移动,促使可动侧滑轮半体30移向固定侧滑轮半体20,使皮带60远离动力输入轴40。反之,当动力输入轴40转速降低时,滚子50向动力输入轴40内径方向移动,使可动侧滑轮半体30移向驱动斜板10。如此,可自动调整引擎与车轮之间转速比以达到无级变速的目的。
当引擎转速(即动力输入轴40的转速)变化时,滑动件70(嵌于驱动斜板10上)的凹槽70a会导引位于其内的可动侧滑轮半体30的肋状导引部30a,使可动侧滑轮半体30在相对于驱动斜板10作接近或远离的滑移动作时,不致在彼此之间产生相对转动。
在上述摩托车无级变速机构中,滑动件70与可动侧滑轮半体30的肋状导引部30a接触的导引面72很容易磨耗。再有,滑动件70在动作中动作中会受到肋状导引部30a向左右方向推动的影响,而使滑动件70的凹槽71脱离与其嵌合的驱动斜板10。另外,由于滑动件70是由塑胶射出加工成形,其形状复杂,开模时,模具费用较高。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现有摩托车无级变速机构滑动件的缺点,提供构造简单的摩托车无级变速机构的滑动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较长、嵌合良好的摩托车无级变速机构的滑动件。
上述目的可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无级变速机构滑动件实现,无级变速机构包括一传达引擎动力的动力输入轴;以与该动力输入轴一体旋转方式固定于该动力输入轴的固定侧滑轮半体;以与该动力输入轴一体旋转且与该固定侧滑轮半体间隔既定距离的方式,固定在动力输入轴的驱动斜板上;位于固定侧滑轮半体及驱动斜板之间,以可相对于动力输入轴沿其轴向滑动方式套于动力输入轴外周边的可动侧滑轮半体;位于驱动斜板与可动侧滑轮半体之间,由动力输入轴旋转时产生离心力使可动侧滑轮半体接近固定侧滑动半体的数个滚子,驱动斜板外周边缘具有数个向外侧延伸的突片,突片上各固定有一滑动件,同时在可动侧滑轮半体上具有导引部,当可动侧滑轮半体相对于驱动斜板沿动力输入轴轴向移动时,滑动件被导引部导引,驱动斜板与可动侧滑轮半体不会产生相对转动。
本实用新型滑动件的优点在于,其构造简单、制造容易、配合稳定、使用寿命长。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滑动件安装在摩托车无级变速机构的驱动斜板上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滑动件安装在驱动斜板上的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滑动件剖视图;
图3b是图3a中滑动件的顶视图;
图4a是现有技术的滑动件的剖视图;
图4b是图4a中现有技术的滑动件顶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件立体图;
图6是现有技术的滑动件安装于驱动斜板上的示意图;
图7是现有技术的滑动件安装于摩托车无级变速机构的驱动斜板上的示意图;
图8是图5中沿Ⅷ-Ⅷ线剖视图。
图1为表示本实用新型滑动件安装于摩托车无级变速机构驱动斜板上的状态。为了方便说明及易于了解,图1中元件与示于图7中的现有技术中相同的元件,标以同一数字。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无级变速机构中,除了驱动斜板101、滑动件701及可动侧滑轮半体30内的导引部301外,可动侧滑轮半体30、皮带60、固定侧滑轮半体20、动力输入轴40以及滚子50皆与现有技术中元件相同。而本实用新型摩托车无级变速机构的作用与现有技术元件的作用相同,在此不重复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纯智,未经施纯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36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