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辅助转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27963.8 | 申请日: | 199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296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3-29 |
发明(设计)人: | 何天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天俊 |
主分类号: | B62D5/02 | 分类号: | B62D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薛嘉俊 |
地址: | 4541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辅助 转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属于机动车的一种转向机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环境条件的都市化,人们越来越依靠汽车,因此汽车的生产量和用车量也就与日俱增,道路也越来越拥挤。汽车在行驶中必然要发生转弯或调头等情况,现有的汽车转向装置是一种与前轴头相连的梯形机构,梯形机构通过直拉杆与由方向盘操作的方向机相连。这样的转向装置,操纵方向盘使前轮改变角度而变换汽车的行驶方向。由于这种转向装置受其它装置的限制,转向角度不能过大,若转向角度过大时,汽车在高速行驶下就难以控制而影响安全行车,则若要调头,势必要有较大的回转半径。因此,在现有转向装置的条件下,调头时,一般只能采用挂档、操纵方向盘用前进或倒车的办法来解决,操作相当复杂、费力,浪费燃料和具有诸多不安全因素,而且必须要有足够宽的路面或空地,所以,在现代城市中一遇倒车调头,就容易造成交通阻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使汽车在原地作左右360度转向的汽车辅助转向装置,使汽车可在任何行驶道路上原地调头,并且调头操作容易,省时、省力又安全、经济。
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包含有一菱形升降架、一根一端为螺纹段另一端为光轴段的拉轴、一由电动机带动的减速机构和一着地方向轮。所说菱形升降架,其四支杆中每一支杆的端部均为铰接结构,则此菱形升降架可作张开(升起)或收拢(下降)状。本实用新型中使菱形升降架作升降运动的构件是一根拉轴,该拉轴穿置在升降架的两水平位置的角体中,其中,拉轴的螺旋段与角体内设置的内螺纹相啮合,光轴段则穿置在另一角体内设置的轴套中,并在该光轴段的轴端固装有一传动齿轮,该传动齿轮与由电动机带动的减速机构的末级齿轮相啮合,则拉轴被电动机通过减速机构带动而转动时,具有内螺纹的一角体即沿拉轴移动,升降架即发生升降运动。所说着地方向轮设置在升降架下方位置角体处,而升降架又以上方位置角体处固定在汽车前轴或后轴附近的车架底部,则当升降架升起时(升降架的上半部升起,下半部下降),着地方向轮下降,直至承重而把汽车前部(或后部)顶起。当把前部顶起后,汽车呈三点着地——着地方向轮和两组后轮。因在安装时对着地方向轮予置了一偏转角(该偏转角是根据轴距、轮距的大小和该装置的安装位置而定),这时,发动汽车并操纵挂档时,后轮组在着地方向轮因予置的偏转角产生的阻力作用下发生差速转动,呈一方向轮和一组后轮绕另一组后轮旋转,汽车即在原地转动而达到调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也可在不发动汽车而使汽车原地调头,这时,着地方向轮上可附有动力装置。为此,本实用新型中可于着地方向轮上固定一只传动齿轮,且在菱形升降架下方位置处铰连轴架上固定一组包含有动力电动机和减速机构的齿轮箱,并使减速机构的末级齿轮与方向轮上的传动齿轮相啮合。这样的着地方向轮结构,当驾驶员在驾驶室中启动电动机时,该电动机即带动着地方向轮转动,这时,方向轮成为汽车调头的动力轮。
因汽车的载重量有不同,车底架也有高低之分,对车底架较低的汽车而言,使菱形升降架四个支杆中相邻两支杆的端部铰连在同一根销轴上。为适应高车底架汽车用,本实用新型只要改变菱形升降架的铰接结构即可,即把菱形升降架的四根支杆中相邻两支杆的端部分别铰连在设置在一只铰连座上的两根销轴上,以增加两根销轴的上下相对距离来提高升降架的高度。这样做的好处还在于,汽车的重量可由两根销轴分开承担,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由上可见,因本实用新型设置在前、后车轴附近的车底下方,当转动拉轴使菱形升降架升起时,着地方向轮着地后即把汽车前部(或后部)顶升起,这时发动并操纵汽车(或启动与着地轮相关的电动机)后,汽车即由着地方向轮和其中一组着地汽车轮绕另一组着地汽车轮转动而达到汽车原地调头的目的。汽车调好头后,再启动电动机使拉轴反转而把菱形升降架收拢,四组汽车轮即全部着地,即可操纵汽车继续前进。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了汽车在狭小道路上调头的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带有动力机构的着地方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天俊,未经何天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79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电饭煲
- 下一篇:一种拼接式装饰帘板、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