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有车厢及至少两个行走机构的车辆无效
申请号: | 95103081.7 | 申请日: | 1995-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96A | 公开(公告)日: | 1995-12-13 |
发明(设计)人: | 伯恩德·迈恩德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拉德·道派尔迈耶及苏恩机械制造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9/00 | 分类号: | B61B9/00;B61B12/04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涛 |
地址: | 奥地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有 车厢 至少 两个 行走 机构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有至少两个行走机构的车辆,该机构借助于弹簧元件而载有车厢或类似物。
在用驱动缆把车辆沿轨道驱动的现有的系统中,位于站台上的减速、加速轮与车辆相接触。当车辆进入站台区域时,车辆与驱动缆脱开,而减速轮动作,借以大大降低车辆运行速度或使其停止,以供旅客上下。车辆被加速时,加速轮使其速度达到驱动缆速度,然后与之连接。
根据一种不属于现有技术的提议,将减速、加速轮置于车辆下方,使之大致绕水平的轴线转动,并与位于车辆底部的接触面相接触。这种结构的缺点是由减速与加速轮引起的振动会传送到车厢上。如果该接触表面与车厢刚性连接,不是所有的在其附近的减速与加速轮都有效地发生作用,就可能还会产生车厢不稳定的加载,使车辆不能按所要求的状态减速或加速。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上述各种缺点的车辆。该目的是这样达到的:行走构架分为上构架和下构架,其间装有弹簧元件,从而车厢是搭载在上构架上而行走轮则装于下构架上,进而在上、下构架之间还设置有大体垂直的导向件,该导向件铰接安装在上构架上,并允许两构架有相互间垂直距离的变化。
由此而产生一种在行走机构上的车厢的附属装置,该行走机构有足够的弹性可以防止传到车厢上的振动和冲击,它又足够稳定地保证在各种负载条件下车辆正常工作,把车厢铰接在上构架上是十分有利的。
按照一个最佳实施例,上构架为矩形,其上设有供车厢用的轴承,并且导向件刚性地安装在下构架中。用来把车厢配置在上构架上部的轴承可以用一个管件构成,借助一球面把导向件支承在管件中。
此外,在管件内还设有可相对于管件移动的套筒,导向件上端则支承在该套筒中。最好下构架也构成矩形,在其横梁上安装行走轮。在一个最佳实施例中,在上、下构架之间配置有弹簧元件,最好是螺旋压缩弹簧,和适宜的减震元件,最好是吸震器。在下构架上最好还进一步设置副辊和驱动夹持器。
当车辆设有与减速和加速轮相接触的接触面的情况,导向件的下端最好采用设置在车厢下面的接触面的轴承。为此,导向件下端可构成球面,接触面上所设置的球面形杯就压在其上。另外,在车厢底盘和接触面之间最好配置至少一个联接器,特别是万向节(Cardan Coupling)。这样,接触面就可以相对于车厢运动,就能阻止垂直作用在接触面上的振动和冲击传递到车厢上。由减速与加速轮分别产生的制动力和加速力则直接传到车厢上。
下面,通过附图中所示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车辆加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车辆局部侧视图;
图2是沿图1中Ⅱ-Ⅱ线和Ⅱa-Ⅱa线的车辆剖视图;
图3和图4是图2中C和D的局部放大图。
本发明的带有车厢11的车辆1包括有两个行走机构2,其上支承着沿导轨4驱动的行走轮12。行走机构2上设有夹持装置,用它把车辆连接在以一定速度运动的驱动缆6上。站台上设有减速与加速轮7,各轮7与位于车厢11底部的接触面8相接触,特别是从图2中可以看出,行走机构2包括上构架21,它用轴承22铰接在车辆1的底盘13上的大体垂直的轴线上。行走机构2还有下构架23,它设有侧法兰24,行走轮12以及副辊轮14,均支承在其上。在上构架21和下构架23之间设有螺旋压缩弹簧25和减震器26。进而,在下构架23上还安装有导向辊15,该导向辊与导轨4的垂直腹板41的内表面相接触。
下构架23上还有夹持装置6,其夹持爪51可以借助凸轮滚子52加以调节,当其滚上配置在站台上的导轨53时就会与驱动缆6脱开。
在上构架21与下构架23之间设置插30,如图3所示,其上端构成球面31,球面31可摆动地夹持在支承杯32中。支承杯32置于套筒33中,套筒33可借助滑套34在与底盘33刚性相连的管子35中垂直地移动。
如图4所示,插杆30的下端与下构架23上的支承板23a刚性相连,插杆30的下端构成球面36,接触面8的支承杯81则支承在该球面上,接触面8配置在梁80的底部,梁的截面大致为矩形,并用万向节82与车厢的底盘13连接。
下面详细地说明车辆1的运行状况。
当用夹持装置5把车辆1连结到驱动缆6上时,车辆就沿着导轨4以驱动缆6的速度,比如用8米/秒驱动,在到达站台时夹持装置5打开,使车辆1从驱动缆6上脱开。同时,减速轮7开始与接触面8接触,由此车辆1急剧减速或减至停车状态,从而使乘客可以在站台上、下车。然后车辆1由加速轮7加速至驱动缆6的速度,随后连结在其上并被驱动至下一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拉德·道派尔迈耶及苏恩机械制造公司,未经康拉德·道派尔迈耶及苏恩机械制造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30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