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承式通信电缆、制法及其专用挤压机头无效
申请号: | 95103666.1 | 申请日: | 1995-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66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欣青;何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欣青;何戬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11/00;H01B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佩璋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九洲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电缆 制法 及其 专用 挤压 机头 | ||
1.一种自承式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由缆芯、22~28束玻璃纤维束以及电缆外护套所组成,所述玻璃纤维束作为加强组件纵向均匀分布在缆芯外与其同轴的截面圆周上并与缆芯同处于电缆外护套之中,所述玻璃纤维束在外护套中分布22~28束,其数量和束的粗细是根据电缆大小规格不同而确定的,以能保证所述电缆在敷设和使用中有足够抗拉强度为度;所述电缆外护套包围在缆芯外并在其中沿缆芯圆周外均匀镶嵌有22~28束玻璃纤维束。
2.权利要求1所述自承式通信电缆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将经过放线和纵包热风的缆芯、聚乙烯熔融料流以及经过放线和预热的22~28束玻璃纤维束一起在挤塑机头内和加热下进行挤塑成型,使聚乙烯外护套同时包于缆芯和各玻璃纤维束之外,再经冷却,牵引和放线,即制得自承式通信电缆。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自承式通信电缆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束在烘箱内预热,向烘箱内吹入140~160℃热风,将玻璃纤维束加热到100~120℃。
4.在权利要求2自承式通信电缆的制法中所用的专用挤塑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塑机头由机头本体、分流套、内层料流分流套、内层模芯、外层料流模芯、模套组成,这些所述部件在所述挤塑机头内形成同时完成在电缆外护套中嵌入多束玻璃纤维束和缆芯两种工艺的复合型成型模具;
在所述机头本体的内部形成锥头在前的锥形腔,该圆锥形腔后部与圆锥形分流套互相嵌合,外层料流模后部隔开外层料流腔而嵌入该圆锥形腔前部,该圆锥形腔前部是模套10,在所述机头本体上端有熔融聚乙烯料流入口;
所述分流套呈圆锥套形,其外侧与机头本体1相接,在沿其横截面圆周上分布有使玻璃纤维束通过的22~28个圆锥孔,在该分流套外表面上设有使来自料流入口的纵向料流分成均匀的圆管状料流的分流腔;
在所述机头本体内部形成的锥形腔中心部设有通过缆芯的缆芯腔以及包围在所述缆芯腔外的内层料流模芯,所述缆芯腔和内层料流模芯均呈圆筒形,其前端形成圆锥形,在最前端设有缆芯出口,该缆芯出口通过内层料流腔而与包有内层料流的缆芯出口通道相对;
在分流套和内层料流模芯之间设有内层料流分流套,该内层料流分流套包围在内层料流模芯后部之外,在内层料流分流套前端与外层料流模芯相联接,在沿外层料流模芯圆周外开有长方形槽,该长方形槽处于内层料流腔的后部,内层料流分流套前端中部呈圆锥形,内层料流分流套和内层模芯同外层料流模芯构成内层料流腔,内层料流模芯和兼作为内层料流模套的外层料流模芯构成内层料流和缆芯的成型模具;
所述外层料流模芯呈圆锥形,处于所述机头本体内圆锥形腔的前端,并介于内层料流腔与外层料流腔之间,在其内设有与所述分流套相对应的22~28个通过玻璃纤维束的圆锥孔,各孔的中线沿所述分流套的锥形斜度向前相交于模套的电缆出口,在所述外层料流模芯的锥形前部设有包于聚乙烯外护套中缆芯的出口通道;
所述模套处于机头本体圆锥形腔的前端,其后侧呈圆锥形腔,外层料流模芯隔着外层料流腔嵌入其中,外流料流模芯与模套构成外层料流与玻璃纤维束的成型模具。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自承式通信电缆制法中所用的专用挤塑机头,其特征在于:锁紧螺母将分流套锁紧固定在内层料流分流套上;螺整螺母将内层料流模芯固定在内层料流分流套上,模套压母将模套固定在机头本体上。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自承式通信电缆制法中所用的专用挤塑机头,其特征在于:二个加热器分别设于机头本体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欣青;何戬,未经李欣青;何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36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