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式悬挂减震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104604.7 | 申请日: | 199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92A | 公开(公告)日: | 1996-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燕 |
主分类号: | B60G13/00 | 分类号: | B60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西省婺***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挂 减震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轮与车架(身)连接的悬挂减震装置,尤其是有螺旋弹簧液压阻尼减震器的悬挂减震装置。
现有螺旋弹簧液压阻尼减震器都是采用对压方式,即减震器受力增大后,两个连接点的距离缩短,这种减震器的最大缺点是易漏油,而且加工工艺要求高。制造难度较大,尤其是套筒式前叉减震器。为了改善弹性特性,减震器采用变距(或变径)螺旋弹簧;性能要求较高的悬挂机构采用渐进式连杆机构。但变距(或变径)螺旋弹簧的刚度变化率小,渐进式连杆机构结构复杂,工艺要求高。
本发明能克服上述缺点。可用于摩托车、三轮车、微型车以及助力自行车和减震自行车的悬挂。
附图1为拉式减震器。
附图2为三角摆臂拉式悬挂减震装置。
附图3、附图4为摆臂连杆拉式悬挂减震装置。
附图5为摆臂远点拉式悬挂减震装置。
附图6为双摆臂拉式悬挂减震装置。
本发明主要由拉式减震器和相应的悬挂机构组成。具体内容及实施例结合附图描述如下。
附图1所示,拉式减震器主要由上接头(1)、拉杆(2)、活塞(3)、压缩弹簧(4)、套筒盖(5)、套筒(6)、下接头(7)等组成;套筒(6)内装有压缩弹簧(4)、活塞(3)、拉杆(2)和约4/5套筒内高度的阻尼液;套筒(6)上端与套筒盖(5)用螺栓或自身螺纹紧固封密;套筒(6)外设有下接头(7);活塞(3)上设有流液孔(3a),流液孔(3a)可分单向流液孔和双向流液孔;单向流液孔的一侧有单向阀片(8)和阀片弹簧(9);活塞(3)的中心与拉杆(2)连接;拉杆(2)穿过压缩弹簧(4)、套筒盖中心孔(5a);拉杆(2)的上端在套筒盖(5)上方与上接头(1)连接;套筒盖中心孔(5a)装有密封圈(10);本发明要点在于:压缩弹簧(4)上端压在套筒盖(5)的内面,使弹簧上端压力能传递在下接头(7)上;压缩弹簧(4)下端压在活塞(3)上面并通过拉杆(2)传递在上接头(1);使弹簧下端压力能传递在上接头(1)上;压缩弹簧(4)的对压受力通过传递,而在上接头(1)与下接头(7)之间形成了对拉受力。即:当上接头(1)与下接头(7)的距离增大时,压缩弹簧(4)的上下两端距离反而缩短。
本发明的压缩弹簧(4)可采用一个弹簧,也可采用两个或三个同芯内外组合弹簧;上接头(1)、下接头(7)可根据按装方式和位置的需要设计成环型或轴型接头。下接头(7)的位置可设在套筒(6)下面。也可设在套筒(6)的两侧对应位置或设在套筒盖(5)上;上接头(1)与拉杆(2)能采用可调节或不可调节的方式连接;拉式减震器与悬挂机构连接时,上接头(1)朝上方,使阻尼液处在套筒(6)下面,空气在套筒盖(5)与阻尼液之间。
拉式减震器必须满足在悬挂机构与车架之间受拉的条件。图2、图3、图4、图5、图6都是可满足受拉条件的悬挂减震装置。
附图2所示,三角摆臂拉式悬挂减震装置主要由三角摆臂(21)和拉式减震器(11)组成。O21是三角摆臂(21)与车轮轴的连接点,O22是三角摆臂(21)与车架的连接点;O23是三角摆臂(21)与拉式减震器(11)下接头的连接点,O24是拉式减震器(11)上接头与车架的连接点。
附图3、附图4所示,摆臂连杆拉式悬挂减震装置主要由:摆臂(31)、连杆(32)、摆杆(33)和拉式减震器(11)组成,O31是为摆臂(31)与车轮轴的连接点;O32是摆臂(31)与车架的连接点;O33是摆臂(31)与连杆(32)的连接点;O34是连杆(32)与摆杆(33)的连接点;O35是摆杆(33)与车架的连接点;O36是摆杆(33)与拉式减震器(11)上接头的连接点;O37是拉式减震器(11)下接头与车架的连接点;O37也可为拉式减震器(11)与摆臂(31)的前端的连接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燕,未经张海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46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