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糖精锌及其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95104822.8 | 申请日: | 199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85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卫民 |
主分类号: | C07D279/02 | 分类号: | C07D279/02;A61K31/54;A23K1/16;A23L1/236;A23L1/03 |
代理公司: | 开封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素珍 |
地址: | 47500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糖精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化合物糖精锌及其生产工艺。糖精锌晶体的结构式为:命名为:邻磺酰苯(甲) 酰亚胺锌(六水化合物)。
通常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甜味剂糖精钠为无营养型甜味剂,它具有特征性的苦味,且溶解迅速,不宜直接含服。而作为强化锌添加剂的葡萄糖酸锌,它无甜味,反而具有一种难吃的金属味,不宜直接服用或单独添加,当它作为抗缺锌症药物时,需要添加大量的辅料如葡萄糖制成冲剂后,方能服用。
糖精锌属于食品添加剂中的营养增补剂(锌强化剂)和甜味剂,是营养型甜味剂,它既可以给人体补充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锌,又具有极强的甜味。人体每天需要摄取15mg的锌,以不超过150mg为宜,以此推算,每人每天可食用糖精锌为0.12-1.2g,相当于60~600g食糖的甜度。国家规定,糖精钠最高使用量为每千克食品添加0.15g,按此规定类推,0.12-1.2g的糖精锌可用于0.32~8.2千克食品中,可见,使用糖精锌作为营养增补剂(锌强化剂)和甜味剂,能正好满足人体对锌的微量需求,而又不致过量,并且具有足够的甜味,口感良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有机锌化合物糖精锌,它具有营养价值,可同时作为食品添加剂中的营养增补剂(锌强化剂)和甜味剂,广泛用于各种加工食品中,也可用作抗缺锌症的药物、以及动物饲料添加剂。当人们直接含服时,由于它可在口中缓慢溶解,利于人体对微量元素锌慢慢吸收旦使用简单方便。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成及结晶糖精锌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提供的糖精锌由含量不小于98%的糖精与锌的氧化物,或和锌的氢氧化物,或,和锌的碳酸盐进行中和反应而合成。其结构式为:或烘干失水后为:
本发明提供的糖精锌采用如下的生产工艺步骤:
在反应釜中加水(或糖精锌母液)25-70份,再加氧化锌(以折纯计)1份,或氢氧化锌1份,或碳酸锌(以折纯计)1.5-1.6份,或碱式碳酸锌(以折纯计)1.4份或以此比例加入它们两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和糖精(以折纯计)4.5份,搅拌,加热进行中和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VI)
当温度升至60-100℃时,反应迅速。在反应接近完全时,根据PH值的大小,再加入适量的氧化锌,或氢氧化锌,或碳酸锌,或碱式碳酸锌或糖精,使溶液PH值=3.5-6.5,并且溶液变为澄清,即为反应终点。此时,加入占糖液重量0.5-1%的活性炭,用以吸附糖液中的色素和不溶性杂质微粒,然后,在70-90℃之间的温度下进行热过滤,并将滤液移入结晶釜中。
经过滤的糖精锌溶液在结晶釜中保持PH=3.5-6.5之间的酸性状态,在浓度为16-2·Be’之间,温度为80-20℃之间进行结晶和重结晶,然后把晶体和糖液分离,再经甩于,过筛,就可以获得所要求大小(一定目数)的糖精锌晶体以及糖精锌晶种(为六水化合物)。
糖精锌母液在中和反应时可以再次使用,但须根据其色素和其他金属离子含量的高低,必要时可及时处理,加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钠至PH=3.0,析出Zn(OH)2,过滤后,滤液加盐酸或硫酸至PH=1.0,析出糖精,以确保糖精锌的质量。在上述反应中使用间接法一级品氧化锌,效果最好,可使糖精锌母液多次套用,并确保糖精锌中重金属含量偏低(铅含量小于10PPm)。
鉴于商品氢氧化锌为化学试剂,价格较高,考虑到经济效益问题,不宜单独使用于中和反应。
采用本发明制取的糖精锌为无色至白色晶体,或白色结晶性粉末,含量在99%以上,无或略有香气味,甜味较强,其稀溶液的甜度约为食糖的500倍。它在凉水中溶解缓慢,可在口中缓慢溶解,但易溶于沸水。其水溶液呈微酸性,PH值为6.0,它可用作食品添加剂中的营养增补剂(锌强化剂)和甜味剂,也可用作抗缺锌症的药物,还可用作动物饲料添加剂。特别利于肥胖症、糖尿病,缺锌症患者使用。
图1为糖精锌的合成,结晶工艺流程图。
图2为糖精钠的红外光谱图。
图中,峰1:1,2-二取代苯的C-H面外弯曲振动吸收峰,770~735cm-1区。
峰2:磺酰胺RSO2-N=中SO2对称伸展振动吸收峰,1180~1140cm-1区。
峰3:磺酰胺RSO2-N=中SO2反对称伸展振动吸收峰,1380~1310cm-1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卫民,未经张卫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48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氮型橡胶塑料助发泡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彩色照相材料的DIR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