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压保鲜贮藏系统无效
申请号: | 95105879.7 | 申请日: | 1995-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92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09 |
发明(设计)人: | 于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富强 |
主分类号: | A23B7/148 | 分类号: | A23B7/148;A23B7/04;A23B4/06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克宇,安平 |
地址: | 014030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压 保鲜 贮藏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压保鲜贮藏系统,特别适合于果蔬、花卉、植物类及海产品、肉禽类工业化长期保鲜和速冻冷藏,属于人类生活品的贮藏技术领域。
目前,果蔬保鲜贮藏的方法和装置较多,如气调保鲜,通常称CA贮藏,其主要形式是利用机械制冷的密闭贮库,配用气调和制冷设备,使贮库内保持一定的低温、低氧、适宜的二氧化碳和湿度,并及时排除贮库内产生的有害气体,从而降低贮物的呼吸速率,以达到延迟后熟、贮藏保鲜的目的。但其方法的缺点是在大贮库内无包装气调,容易引起果蔬脱水、生理失调,产生后熟不均,失去风味和香味;而小包装气调由于密闭高湿不透气,容易引起腐烂。
美国赫尔克里斯有限公司在中国的一项专利申请名称为“气调包装膜”,申请号为CN87107591A,提供了一种气调贮藏新鲜水果和蔬菜的包装容器,是通过调节CO2对O2的比例来改善果蔬的保鲜度。它是在基本上不渗透的容器上,设置一个限制CO2和O2渗透性的区域来控制容器内的环境气氛。这个区域的大小是它的渗透能力,内容物的量及其贮物呼吸速率和所要求的CO2对O2的比值的函数。该方法和容器只能少量短期保鲜贮存,不适宜大规模、工业化长期保鲜贮藏。
清华大学的一项专利申请名称为“自动控制的自发式气调库”,申请号为CN85200033U,提供了一种自动控制的、可以O2浓度在1~20%,CO2浓度在0.2~18%范围内任意调节的自发式气调装置,以期取代机械气调库。即将果蔬放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内,容器上装有通断控制阀门,分别与CO2选择性透气和配气装置相连,由调节器控制,根据CO2和O2浓度测试仪输出电信号进行气调。但该气调库的缺点是:贮物量的多少对库内氧浓度下降速度影响较大。贮物量少,降氧速率慢,贮库利用率低,人工进出库时库内的氧浓度需要及时调整,波动较大,且贮物进出库操作不便,劳动强度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予冷、高温保鲜和速冻冷藏于一体的工业化减压保鲜贮藏系统,采用纯净的低氧,无残留有毒臭氧、饱和高湿的空气形成的环境气氛,实现果蔬、花卉、植物类跨季度高温减压保鲜贮藏;采用真空速冻、低温、低氧实现贮物超长期冷藏。
本发明的减压保鲜贮藏系统包括制冷、减压、贮库和调控四大部分组成。
制冷部分是采用泵送制冷剂“下进上出”循环制冷系统,其过程是:制冷剂在节流阀控制下进入低压循环贮液桶内,由泵送入液相调节站。根据调控指令向贮罐内供液制冷,经贮罐壁和贮罐内制冷管道的吸热蒸发而产生的气体与制冷剂液体同向流出贮罐,经恒压主阀进入气相调节站,随及返回低压循环贮液桶进行气液相分离。液相依重力落入贮罐内,气相由压缩机吸出压缩成高压气流,进入冷凝器冷凝为高压液体,依重力进入高压贮液桶暂存。根据系统工况变化及低压循环贮液桶内制冷剂液面高低,由控制阀调节通过节流阀供液。
为加强冷阱辅助系统的冷却,可由液相调节站向两个冷阱提供制冷液,经冷阱吸热蒸发而产生的气体与制冷液经恒压阀返回气相调节站,随及进入低压循环贮液桶内进行气液两相分离。
减压部分是采用真空机组抽气和冷阱冷凝与加湿。其过程是:当系统执行予冷和速冻时,启动真空泵,打开抽气和排气阀门,抽气降压至予冷和速冻所需温度相对应的压力。为防止贮罐内抽出气体中的水进入真空泵,便设一带有制冷蒸发器的冷凝冷阱,使抽出气体中的水在此冷凝除去,为排除贮罐内产生的有害气体CO2、乙烯、乙醛、乙醇、a——法尼西等不利因子和避免贮物脱水、萎蔫而需不断补充新鲜空气,便设一盛有一定液面高度的不冻水和制冷蒸发器的加湿冷阱,经控制阀向贮罐内提供饱和高湿空气,同时由抽气阀和排气阀排出贮罐内产生的废气,从而达到贮罐内保鲜所需低氧浓度的动态平衡。为防止贮罐贮物的腐烂变质,还设有一臭氧发生器,向贮罐内提供臭氧和负离子。由于臭氧和负离子具有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和氧化果蔬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废物,对贮藏环境和贮物进行压力渗透式杀菌、消毒防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富强,未经于富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58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碳酸二烷基酯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用链霉菌制备外源蛋白的方法